一、为扶贫工作做好后勤,改善村委会办公环境
2013年上任伊始,村里租用了三间民房作为临时办公地点,办公场所较为简陋,无法满足村业务的正常开展。该同志通过多方筹措资金、自垫资金等形式为村里建设90平方米的北京平式的新村部,并积极争取上级组织、工会等部门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办公场所的区域功能,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的认同感、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产业项目
1.引进“满族刺绣”项目。 “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该同志出身基层,深知要想脱离贫困,经济必须发展,该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结合老边村实际,细致梳理经济发展短板,通过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派驻到老边村第一书记高琳琳的引荐,多次到沈阳满绣总公司考察,引进盛京满绣项目落户老边村。在村资金紧张情况下,该同志多方筹资金,并身先士卒,投入80 %资金,项目经过几年的运作,规模不断壮大,刺绣车间扩建至460多平方米,安置贫困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36人,年出产刺绣作品1000幅,产值50万元,使全村脱贫;2020年产业分红7.75万元,为全镇440户贫困户脱贫助力,稳固脱贫成果。盛京满绣扶贫产业项目,不仅绣出了出口产品,安置了许多不能外出贫困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还为周边村镇培养出了 “巧娘”“绣娘”,用勤劳的双手为贫困群众“甩穷帽、拔穷根”。目前,手工编织刺绣业作为“炕头经济”,已发展成为寺儿堡镇的新经济业态。2020年,盛京满绣项目被省扶贫协会评为先进扶贫生产车间,被沈阳满绣总公司指定为“辽西满绣生产和培训基地”。
2.合资入股,合作经营。该同志虑到老边村考财政补贴的方式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没有长久性,而农村的发展优势就是拥有土地,发展要重在实际、利用所长、引进联合,实现增促脱贫。所以该同志带领老边村与大山果业公司进行合作经营,流转群众土地,为开发果业生产注入资金,成为股东,长久的解决贫困户收入低的问题。每年不计分红,就能有4万元的管理费。大山果业公司同时还能带动就业100多人,每年能提供的脱贫资金达到10万元,为我镇400多贫困户继续脱贫助力,提高贫困户收入。
三、物质扶贫同时大力发展精神扶贫
1.大力发展地域文化。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该同志思考如何发挥老边村地域优势,并会同村第一书记,协同镇委镇政府开展文化引领,向国家起源地中心申请葫芦文化起源和农创起源,并与2020获得授权,成为中国葫芦农创重要起源地和中国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地中心村,随后注册了“葫芦印象”商标,为老边村乃至寺儿堡镇今后的文化发展、农创开发铺平了道路。目前,老边村现已流转土地100亩,发展葫芦农创试验田,2020年迎来开门红,生产的葫芦烙画营收20万元,农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50多名劳动就业人员。实现老边村民出工不出庄、在家把钱挣;脱贫不在返,一起奔小康的现状。老边村把利润的50%继续大力发展农创,剩余的50%用于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使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2.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该同志带领老边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了使广大群众“明理修德、敏知笃行”。老边村投资建设道德大讲堂,每周都为大家讲爱党爱国、讲政策法规、讲传统文化、讲科学致富。每到传统节日,村民自发欢聚一堂,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在大讲堂组织九九重阳节 “百叟宴”,汇集全村80名老人举办饺子宴,宴会上村里上幼儿园的孩子们给老人揉背捶肩,表演节目。给老人们送去温暖的同时,弘扬了孝道传统文化。
四、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老边村在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不忘衔接乡村振兴总策略。2019年被连山区评为秀美乡村示范村,亭阁花丛,栈道牌楼,道路成荫。该同志带领村两委继续加大在村容村貌上的建设,以实际行动完成扶贫攻坚,绿化家园的蓝图,把建设老边村打造成新时代的美丽乡村作为今后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