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野调查思考。以“行走的课堂”,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凭借扎实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扑下身子,广泛调研,积极思考,不断梳理村民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努力反映当下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撰写3篇《调研报告》和15万字《驻村日记》,联通上下,助推发展。
播种文化温润乡风。建起6个读书室,挂上标牌,定出制度。亲手打造一个农家书屋,组建长岭读书会,创办学生自习室。协调建起乡村文化站,引进有声图书馆。三年三大步,在全村形成了“一站一屋多点”的乡村文化格局,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尤其是孩子们就近就地随时借阅。以传统文化凝聚群众,用正能量引导群众,以文化人,聚沙成塔。国庆70周年,用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唤醒村民心中的家国情怀;图文并茂教乡村孩子们朗读经典诗词,以“录音+拼音”形式一字一句教村民朗读。先后5次举办“村上诗会”,带领村民朗读诗词100多首,近2000人次参与。手把手教会了村民《中国功夫》、《丰收腰鼓》《我们走在大路上》,举办赛诗会、文化节、丰收节.....2020年,“长岭读书会”获得大连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疫情防控有声有色。第一时间赶回村里,每天顶着凛冽的寒风步行到村入屯,与村民一道站岗执勤。拿出自己1000元奖金分发给站岗执勤的村民。关键时刻向村民们发出倡议,迅速组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岭村志愿服务队”,塑造长岭精神。用“长岭夜读”点亮乡村夜晚,给疫情中困顿的村民以心灵的慰藉,舒缓疫情中抑郁的心情。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从早到晚站在第一线,维持稍纵即乱的秩序,嗓子喊哑,汗流浃背。2021年春节,连续一个多月没回家,坚持在村里防疫巡查督导。
连续十批“温暖行动”。为村民争取来各种家俱30多吨、各类物资800余件,先后组织开展了10余批“送温暖”行动。全村600多户家庭、近130名学生、尤其是15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长效帮助,从桌椅柜到翻新处理的电脑、手机,从书包、保温杯,到服装、食品,再到长期结对子认领,今年又争取帮扶单位的7万余元路灯安装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