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李林:逃离与回归
李林:逃离与回归
【2021-06-15 来源:东北之窗】

人生有时候真的很微妙。当年因为家乡穷,逃离家乡;后来也是因为家乡穷,回来建设和回报家乡。创业的路真的很艰辛,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到达。                   

——磨盘珉琚创始人 李林                         

    2006年初夏,太阳从星海湾跨海大桥上冉冉升起,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便驱车驶离大连市内,风驰电掣般地向着普兰店东北部山区进发。他不顾身边亲朋好友的反对,放下城里积攒的一切,返乡创业,决心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沿鹤大高速公路行驶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牧马人”吉普车到达墨盘乡王山头村。这里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十多年过去了,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个小山村还是过去的老样子。

磨盘乡地处普兰店东北部,与庄河交界,山林面积占三分之一。墨盘花生是大连地区最好的花生,但墨盘乡却是大连地区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小时候目睹了村民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立志一定要离开这里。

19岁那年,带着对城市的渴望,只身去了大连市内闯荡。没有文化没有学历,想在城市留住真的很难。他想尽一切办法,脏活累活没人干的活儿他都去干,也许是凭着自己骨子里的那份倔强和农家孩子的质朴顽强,幸运的他在梦寐以求的城市渐渐站稳了脚跟,捧上了“铁饭碗”,过上了让乡里乡亲每个人都羡慕的“城里人”生活。

“当年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真的是豪车朋友一堆一堆地开进村,一年怎么也得杀三四十只猪招待朋友。”时隔多年,回忆往昔“车马流水”的日子,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骄傲和喜悦。

但他骨子里似乎有天生不安分的因子,又怎么会满足于现状呢?当时他的工作是晚上上班白天休息,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打工。2000年,国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带动房地产行业兴起。他抓住商机步入房地产中介市场,学到了很多销售经验,很快积累了一笔资金。当发现周围的大爷大妈也热衷于炒房就知道自己应该转向了。方向在哪里呢?孔子说人生“三十而立”,“立”在哪里呢?他把目标瞄准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墨盘。

年轻人叫李林,桃李的李,树林的林。也许就因为名字的原因吧,他今生就和农林打上了交道。从2006年到现在,他创建的墨盘珉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度假项目,集旅游、生态、度假、养老于一体,带动十里八村老百姓共同参与经营,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种完的庄稼不愁卖;盘活村民闲置的房屋,像城里人一样以房养老、安度晚年……他用乡村旅游这支杠杆撬动更多产业联合发展,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带领乡亲们真正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

 不懂技术 第一桶金几近归零

李林年少离家外出闯荡,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文化教育。他说,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但绝不是学历改变命运。他建议现在的大学生30岁之前不要急着赚钱,要先让自己值钱。

那段时间,他沉迷于大连房地产销售市场的博弈,关注国家对房地产宏观政策的调整,看到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背后的隐忧。他在思考国家和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民以食为天中国历来都是农业大国,它不可能是房地产大国。从物质生活匮乏转变到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个过程是人的提升阶段,先改变住房条件,这是对的。但是最终人还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离不开吃的玩的与生活相关的消费。

吃着新鲜健康的蔬菜水果,呼吸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农村的田园风光真让人着迷。选择农村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城里人喜欢农村,农村的人却想逃离,我们为什么不各取所需呢

李林带着自己在城市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了墨盘,一头扎进家乡生态环境整治打造中。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自己的父亲。

他前脚谈妥承包荒山租赁合约,父亲后脚就去告诉人家别把这山给我儿子。李林不得不又偷摸儿高价钱给买回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做父亲思想工作说生态很重要,将来如果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在城市里有再多钱也生存不下去。其实父亲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他只是怕儿子坚持不下来。发展农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投资大、周期长,需要志同道合的人长期投入精力和资金助力发展。

2006年回到农村开始土地流转,2008年苗木繁育,李林在墨盘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天干劲儿,燃烧激情放飞梦想,全然不顾父亲苦口婆心的劝阻。

种树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挖坑、浇水、栽树吗?苗木种在地上,过几年时间就变成“绿色银行”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农民出身的他,再次面对这片土地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花费大量的苗木费、人工费辛辛苦苦栽植枫树,到秋天一看,树苗枯死了一大半,满山的凄凉,全是野草。两年下来,这个跟头让李林摔得头破血流,几年第一桶金基本归零了。

原来看似简单的种树浇水很有学问,在泥土表面浇水和插入土里浇水,对于苗木的成活率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面蕴含着农人日积月累的技术和经验。李林痛定思痛悟出一个道理,农业生产离开技术支撑,就像秧苗离开了水,是万万不可以生存的。于是他到山东最大的农业县去学习实用栽培技术,回来第三次育苗,苗全部成活了。

小满节气刚过,墨盘王山头西北面的上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森林海洋”。行到中途李林把车停了下来,说要看看老朋友。他每个星期都来这里转一圈整片山栽树过千万棵,你只要提哪里栽什么树了,现在长得什么树形,都装在他的脑海中。

15年前,种一棵五角枫需要1元钱,现在一棵五角枫可以卖1.5万元。从过去的荒山野岭到如今的“绿色海洋”,种树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李林不去想是否赚钱。他带领乡亲们先后进行荒山造林5000余亩,苗木培育3000余亩,让今天的墨盘成为了“大连近郊最大的森林氧吧”。

眺望远处去年栽植成活的三角枫树姿优雅花色黄绿,他笑着说:“15年前种树1000棵,我现在每年可以种树1万棵再过五年,可以栽植5万棵。但是我前期如果卖的话,这个沟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漂亮

变废为宝  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站在歪顶山观景台上鸟瞰墨盘珉琚景区,春季嫩黄萌发、夏季葱绿蓬勃、秋季深红遍野、冬季黑白陈杂,引得不少艺术家留恋于此找寻创作灵感。

绿树掩映下,一座座红色蓝色双层集装箱建筑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这里就是在网络上遭到火爆热捧的墨盘珉琚“集装箱酒店”。这些集装箱到使用年限了,李林把它变“废”为宝,开窗开门精心装修布置一番就可以做民宿了。从外观看,它的构造很简单里面却“五脏”俱全,空调衣间卫生间样样都有。完备的内部设施,工业感十足的民宿风格,看似是受限于山区环境的无奈之选,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与磨盘主题的旅游项目统一风格的精心设计。

清晨,推开墨盘珉琚集装箱的门,也推开了门外薄薄的晨雾。“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夜晚住宿在深山里,聆听窗外秋虫呢喃,透过玻璃天窗伴着星光入眠,集装箱打造的民宿酒店仿佛故事里的童话屋一般浪漫。像这样用集装箱搭建的民居客房在墨盘珉琚有40间,它不但节省空间,而且非常立体环保。

随着国家打造“美丽乡村”政策的不断出台,李林感觉机会来了,他利用原有的天然森林氧吧、歪顶山观景台、高丽古城墙遗址等景观,打造以集装箱酒店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2016年6月,李林成立大连墨盘珉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他要求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均以不破坏生态有序发展为前提。

别人称呼李林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他都不屑一顾。他更愿意大家叫他创始人或者发起人,邀请一批有志人士共同到农村创业发展。

在李林看来,最会垃圾分类的就是农村人。他们产生的生活垃圾都可以按照需要分给家里的牲畜,所有人和牲畜产生的粪便又都可以回归大地,作为养料,这样看来剩余的不能消化的垃圾就已经很少了。但是由于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他们扔掉了农村的一切奔向城市,把原本应该在农村消化废物的鸡、鸭、鹅、狗抛弃了。这样导致一方面农村人到城市产生了更多的垃圾,另一方面农村的土地、房屋也被废弃了,农村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空巢老人”,村子也变成“空城”,盲目追随并没有让农村人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城市昂贵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但是内心的向往又不允许他们回到那个曾经逃离的农村。

李林要做的就是帮助老百姓找回属于农村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让城里人在农村找到久违的幸福相比年轻时候的打拼,如今他的创业更多源于责任和情怀。

2018年,李林从村民老孙手里盘下9间老房子的宅基地,投资160万元在溪水潺潺的马沟河边建起第一个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养老民宿四合大院。

这座四合院采用砖木结构,外观造型古朴,保留了中国北方传统的建筑和格局特点。四合院内有回廊、正房、厢房、天井,与外界隔离,有相对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绿树环抱之中,初夏的阳光透过钢化玻璃屋顶照射进来,滤去炎热,留下满屋荫凉。四合院里每个房间面积都在20平方米左右每个房间可住两位老人,一个大院能入住20-40位老人。好多城里人忙碌惯了,喜欢过这种安稳静谧的生活,周末专门跑到这里来休闲度假。而老孙那边,李林在墨盘乡政府附近盖了9间样板房,装修好了才让老孙全家欢欢喜喜搬进新家入住。

李林从原木茶台上拿出笔记本和笔,随手给我算了一笔盖这套房子花了160万元,现在在城市有两套以上房的人很多如果卖掉城里的一套房子,拿160万元回到农村就可以盖13间养老民宿。一间房子一个月租金2000元,一年可以赚24万

“老了以后还有人照顾你这个养老民宿是你的,你去别人的养老院你得付钱,在自己的养老民宿你还能赚钱。有这个民宿去外地旅游,你可以与当地民俗置换房间,不需要花钱。”李林又给我算了一笔

在李林眼中农村没有废物,所有东西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利用珉琚的楼梯台阶用的是当年拆老房子剩下的石头瓦片木头,餐厅里摆放各式各样的老物件9英寸黑白电视机大哥大蝴蝶牌缝纫机挂钟……时光的印记就像黑白胶片电影从脑海里闪过。

中午满满一桌子的农家饭菜端上来:玉米面饼子、家常焖茄子、笨鸡炖蘑菇、山野菜蘸酱、麻辣小龙虾……这些都是刘姐的手艺。过去刘姐和丈夫靠种地为生,勉强糊口度日现在刘姐当上了珉琚酒店的“大厨”,她拿手的家常菜经常得到游客的夸赞现在,在家门口像城里人一样挣工资,月薪3600元。

墨盘珉琚根据游客的兴趣,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疯狂漂移车、真人CS野战拓展基地、65公里全地形汽车越野赛道,已经初具规模;立体漂流、跑马场、紫藤咖啡休闲吧,正在规划筹建中。

墨盘珉琚旅游火了,李林把当地百余户青壮农民安排到景区打工,当导游、建大棚、搞餐饮,大家在家门口上班,一年能挣4万元。

村里的家庭妇女也当上了酒店客房的服务员,清洗被单等床上用品,收拾打扫房间卫生,一年下来也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关键是,农忙时还不耽误干地里的农活儿。

2016年秋天,李林通过土地流转百余亩土地在王山头村河滩上建起30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李林除了每年给流转户足额补助外,还安排40多人在棚区当季节工和常年工,每月工资3000元以上。大棚采取股份制经营模式,卖出的果菜按股分配。其中,5座草莓大棚,每棚有10户农户用流转土地入股,大家齐心协力共管,每座大棚收入17万多元,每股分红1.7万多元。

当时棚区选择种植九九富硒草莓新品种,得益于技术员李晓东的技术推广。李晓东个子不高,长得精瘦,二十几岁就跟随建筑工程队背井离乡去锦州打工,为谋生他还与别人合伙开过小饭店。经历几次创业失败以后,在李林的耐心劝导下,他把这些年外出打工赚到的钱投资入股墨盘珉琚,并且还重操旧业当上了棚区的农业技术员,成为果蔬种植的行家里手。经他手种植的葡萄、草莓、茄子、辣椒、西红柿等果,不打膨大剂,个个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一年四季供不应求。

2016年1月,普兰店实施行政区划改革,成为大连市最年轻的新市区。2017年7月,磨盘乡也随之更名为墨盘街道。街道领导告诉我,墨盘这几年就是因为珉琚才火起来,乡村旅游不仅吸引当地劳动力就业,还为老百姓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村民家里自产的嫩玉米、山野菜、草莓、小柿子、花生等农副产品成为珉琚游客的抢手货。珉琚收购闲置民房,更是带动当地老百姓房价上涨,过去村民的大瓦房卖不上价,二三万元都没人要,现在涨到10万元还不愁卖。乡村旅游开发直接带动当地周边居民居住环境改善。

进无止境  无路更要向前

5月的乡村,放眼望去,翠绿无边,处处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墨盘珉琚王山头山顶上有一块平整的巨石像磨盘一样裸漏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岁月侵蚀,巨石平整圆滑如故,可以容纳七八个人坐卧。据当地人讲这就是墨盘地名的由来。

在一处呈阶梯形地势的山坳里,3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

去年汛期前,李林拿出40万元对马屯河进行整治,干了5个多月,在河上架了4座石桥,又在河坝砌上了花岗石偏墙,河岸两旁村民家的院墙也都砌了美观的砖墙,一条崭新的马屯河呈现在村民面前。李林又自掏30多万元,在马屯河畔建起长50米40米的文化广场,山里人从此有了娱乐场所。

现在,这一处山坳里春花烂漫流水汤汤,远处万亩枫叶谷即将随着季节的变换由绿转红灿若云霞,眼前地形、地势、地貌天然呈现出的特点让李林脑洞大开。他顺着水流找到一处地方,入夜,山坡上搭起露营帐篷,守着丛林溪水燃篝火赏鸟鸣数星星,一个大型房车露营地规划浮项目出水面。

事情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房车露营地项目在计划立项的过程中受阻。“没有协调好那就等,你超前发展了,你就得慢下脚步耐心等。”这些年创业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难,在李林看来都不算什么,“在我这里只是时间问题。想做点事的人都得有远虑。”

在现代汉语字典里,“珉”是指像玉的石头,“琚”是指古人佩带的一种玉。玉能养人,喜欢玉的人,大都能沉下心来,有一份静气。得之坦然,失之自然。这是必然。在李林心中,“珉琚”就是让老百姓住得起的舒心的地方。

山居岁月长。十几年的深山珉琚生活对李林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修炼呢?他说,现在有很多人沉迷于灯红酒绿忘记了自己是谁,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迷失之后,就找不回自己了。人一定要找回自己的初心。“现在的旅游大都挤游’,但我们是闲游,以后是静游。有很多曾经磨盘珉琚的游客,以前是一年来一次,现在一来订一个假期,甚至有的连住2个月。大家都在寻找一个放飞自己静心休养的过程,要不人活着太累了。

采访中,李林手机不断响起,大部分都是当地村民打来的,问他什么时间他们上课。后来当地村干部告诉我,他用手机开设直播创业致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一年能为当地村民销售农产品创收300多万元。

打开“快手”,搜索“大连珉琚李会长”,粉丝3.5万。五六年前网络直播平台刚启用的时候,李林找到4个网红筹资20万,花了3个月时间在磨盘珉琚拍摄网络电影《非常宿命》,那是他真正“触电”的开始。现在他每天早7点7点做客网络直播一小时,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支招儿。

2018年,李林被评为大连市首届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十杰”人物。2019年,他应邀参加大连电视台主办的“大连创业故事会”,与年轻人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经历了回乡创业的十几年甘苦,如何做一个现代农民,怎样发展现代农业,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李林脑海中逐渐清晰,经济苗木,有机棚菜,一个个高附加值的项目,在磨盘乡这片山沟里逐渐形成了规模。

民宿旅游是品牌的输出,发展农业产业才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根本。墨盘特有的沙土地,透气性好,生产的花生黄曲霉素含量低,符合国际标准,大部分远销国外。李林从山东引进颗粒机,将花生脱壳深加工,生产锅炉燃料和养羊饲料,每吨可以卖到1200元。现在他又继续研究花生的果仁、秸秆等深加工项目,以期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

去年,大连海事大学与墨盘珉琚签订了关于毕业生研学项目的合作书,这片原生态聚集地受到了中药、昆虫、植物、地质、动物等各个层面研究专家的推荐。把农村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同时把城里人闲置的钱吸引投资,墨盘珉琚还与90多位新农村合伙人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投资入股,带领一部分人转型进入新农村建设,以乡村旅游联动珉琚民宿养老、珉琚绿色有机农产品、珉琚农家乐,珉琚商学院等相关产业发展。

人年轻的时候逃离家乡到外面闯,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长本事。但是闯到一定时间还是要回归家乡,找到生命的归宿。现在,李林可以骄傲告诉父亲,他的坚持是对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针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落实……基础薄弱的农业在政策红利之上,未来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人生全部的意义就是在逃离与回归之间寻求平衡一次次的峰回路转,一回回的柳暗花明,不惧爬坡过坎,无路更要向前。回乡创业,从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起,李林就一门心思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今的依然不停向前,这需要一份执着和勇气。无法想象,这条路的尽头到底是一番怎样的盛世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