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英及本村干部共同发起创建了英山村国英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将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全部纳入合作社,采取果园、山场及土地托管、打工就业、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实现产业脱贫。为了使贫困人口脱贫更有保障,在肖国英的带领下通过争取项目新建水果保鲜库一座,通过出租收益分红,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同时争取镇加大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力度,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水果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3次,培训农户320人次,为今后贫困户发展致富奠定一定基础。
2012年,开原市松山镇英山村村民肖国英筹建开原市鹰盛养猪场,开始了生猪养殖创业之路。肖国英以鹰盛养猪场为基地,尝试通过“基地+养殖户”的方式带动部分村民创业增收,既提高村民收入,又盘活村内闲置猪舍,实现双赢。
英山村是肖国英的老家,从小经历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让他一直有个想要带动父老乡亲摆脱贫困的心愿。随着自家猪场运营逐渐稳定,肖国英并不急于扩大猪场规模、提高生猪存栏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发动身边村民加入生猪养殖产业,由他负责提供猪崽、技术指导、饲料,并回收销售。养殖户只要按照标准养出合格生猪,年底即可拿到利润。
肖国英的种猪场有种猪350头,一年可以产猪崽6000头,除去满足自己的存栏量,多出的猪崽会分给村里的农户养殖。今年44岁的朱士忠此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是一名残障人士,他多年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生活过得一直没有起色。2019年肖国英为了帮助他家脱贫,给了朱士忠100头猪进行育肥养殖,随着猪肉价格的快速升高,最后这100头猪卖出后得到了32万元利润,按照分红比例,朱士忠一年就挣到了近20万元。
同时,考虑到村里还有几处闲置的猪舍,肖国英开始帮忙联系租赁事项,保证养殖户安心养猪、开心增收。“基地+养殖户”经营模式运作五年来,英山村的生猪养殖规模有了显著扩大,收获的真金白银也让村民尝到了加盟的甜头。
去年,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肖国英带动的养殖户平均收益都达到10万元以上,这也大大坚定了肖国英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的信心,更让他对基地今后的发展壮大充满了期待。“我就想让大伙儿多赚点钱。往后我想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他们全富起来。”肖国英坚定地说。
在肖国英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协调各方,按贫困村退出机制要求,英山村各项退出标准已全部达标。村屯道路硬覆盖方面:通过“一事一议”新修水泥路7.5公里,硬覆盖达到100%。D级危房改造方面:完成危房改造4户,1户购买了闲置房。饮水安全方面:安全饮水率达到100%。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方面:镇对村部、村文化活动室和村卫生所均进行了重新维修和改造。新农合参合率方面:贫困户人口均参加了新农合。
2016年,英山村实现了脱贫摘帽,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自肖国英上任以来,积极为村民谋福利,改善村内环境,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同。相信,在肖国英的实干精神带领下,英山村一定会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