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铁岭好人·最美扶贫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昌图县大四家子镇方家船口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战洪波先进事迹
铁岭好人·最美扶贫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昌图县大四家子镇方家船口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战洪波先进事迹
【2021-06-28 来源:昌图县委宣传部】

2019年,战洪波被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派驻到昌图县大四家子镇方家船口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带领队员们全身心投入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建强组织基础,完善脱贫措施,优化乡村环境,推进产业发展,不仅实现了脱贫目标,还让村容村貌大变样,更让村里种植的“振兴红”牌草莓,从籍籍无名的乡村产品,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高端品牌,寄托着“全村人希望”的草莓给村民们特别是贫困户们带来了实惠,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草莓书记”。

驻村去,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人生价值

战洪波是带着“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批舰员的标签转业的。到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后的第三天,他就参加了扶贫活动,地点是在铁岭市昌图县大四家子镇。他当时不曾想到,这里以后将与他结下不解之缘。

2014年6月,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向大四家子镇方家船口村派出扶贫工作队。他作为局机关党委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人员,陪同局领导把第一批3名队员送到这儿。当年进村的路坑坑洼洼,把他的胃颠得翻江倒海;当年村里家家户户门口有粪坑,一位同去的大姐不小心踩进去把鞋子丢在了坑里;当年村里什么产业也没有,村民们春天种下玉米便出去打工,年底收完玉米就在家猫冬。

第一批队员一干就是四年多。这期间,村里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修了10公里水泥路,盖起了高大的温室大棚,贫困户们都拿到了产业分红。2016年底,方家船口村脱贫摘帽。

由于工作原因,他几乎每个季度都要进村扶贫,对村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对这片土地也有感情。因此,2018年底,局党组在对更换驻村队员征求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去吧!”

他出生成长在城市里,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很多事情都得从头学起。从分清自然屯和村民小组,到认出地里种的是什么作物;从弄明白“猪羔子”“牤子”“毛猪肉”这些词的意思,到亲手帮贫困户掰苞米、给母牛接生;从皱着眉头憋着气上农户旱厕解手,到进屋后熟练地上炕盘腿而坐……晒得越来越黑的他已经逐渐融入了乡村的生活。

一晃他驻村快两年了。他的工作没有影视作品里面那么轰轰烈烈,有的是在建档立卡户家炕头上跟他们唠嗑时的家长里短,有的是向村民宣讲解释党的扶贫政策时的口干舌燥,有的是帮村里跑项目没有眉目时的心急火燎,有的是加班加点录入贫困户电子档案时的头昏眼花……

今年局里组织体检,他的眼睛被查出长了胬肉,医生说是长期户外工作日晒造成的,以后需要做好防护。于是他不得不戴上墨镜,但是与村民交谈的时候他一定摘下来,他说眼神的交流很重要,不能让村民觉得有隔阂。

十一假期,正赶上“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开工,他仅仅在家歇了两天就匆匆返回村里监督协调施工。假期里驻地食堂没开伙,他就用方便面、火腿肠充饥。3.72公里水泥路修了半个月,他也在工地坚守了半个月。嗓子喊哑了,头发没时间剪。每天都得步行两万步以上,走得一脸灰、满脚泥。工程结束回到家,媳妇说他那形象不像第一书记,而是活脱脱一个建筑工人。

他喜欢户外跑,不仅经常沿着村里修好的水泥路跑五公里,还时而在土路上越野跑,他笑称用脚丈量村里需要硬化的路,以后修路能够心里有数。他喜欢摄影,能把村里的男女老少拍成明星的感觉,把地里的蔬菜瓜果、玉米水稻拍出大片的效果,可是至今也没给自己拍一张驻村工作的照片。

村民们得知他是从“辽宁”号航空母舰转业后都很好奇,喜欢找他聊航母的事,他就不厌其烦地讲当年在舰上的趣事,兴致来了还给大家示范一下那个“走你”的动作。村民问,你不在城里呆着跑农村扶贫不觉得亏吗?他想了想说:“航母入列和脱贫攻坚都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大事,这两件大事我都亲历了,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觉得这辈子值了。”

创品牌,让大红的草莓插上振兴的翅膀

2019年1月1日,战洪波到村里报到,正赶上全村首届草莓观光采摘节开幕,他便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现场视频。朋友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对他驻村工作的事似乎并不太关注,反倒不约而同的发出疑问:“昌图那旮瘩还有草莓呢?”

这让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提到草莓,身边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丹东的九九草莓。尽管村里种的草莓也以九九草莓为主,但是由于地处更高纬度,昼夜温差更大,种植的温室大棚硬件条件也更好,其个头、口感、甜度甚至比丹东原产草莓还要好,不过“昌图县大四家子镇方家船口村”草莓这么长的名字,谁又能记住?

于是,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他,立即着手制定并实施品牌发展计划。首先注册了一个“高大上”的以草莓为拳头产品的全新果蔬品牌——振兴红。“振兴红”这个名字源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配上草莓的红色,寓意在党的领导下,村民脱贫致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而后,他发挥自己的平面设计特长,主持设计了商标、贴纸、包装盒、工作服等全套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还设计出一个叫“振兴哥”的小男孩和一个叫“小红妹”的小女孩作为品牌吉祥物,绘制了四格漫画讲述“振兴红”草莓的故事。

光有品牌还不够,品质才是口碑的保证。他对沈阳草莓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发现,相较于外观、口感和价格,消费者们其实更关心的是草莓打不打膨大剂、喷不喷农药等食品安全方面问题,可是遍寻市场,竟然找不到具有食品安全认证的草莓。这让他下定决心开展差异化竞争,主打食品安全牌,填补这一草莓市场空缺。由于村里几年来一直坚持成本较高的无公害化种植草莓,施肥用沼渣和非转基因豆饼,除病虫害完全由人工手动完成,因此顺利通过了层层严格审核把关,于2019年8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就在大家觉得可以松松劲、喘口气的时候,他又提出了新思路,那就是搞产品溯源系统,让“振兴红”草莓从育苗到施肥,从采摘到装箱,都要做到全程安全可追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最大的问题是成本。他请来做农产品溯源的专业公司做预算,人家说有两种选择,全功能的高端版本每年费用15万元,即便是功能简单的低端版本每年也要8000元。成本太高,怎么办?那就自己干!他冥思苦想,设计制作了“振兴红”微信公众号,并开发了产品溯源查询功能;用塑料板和钢管制作地垄编号,对草莓采摘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简单的信息可追溯功能。仅此一项,为村里节约资金2万余元。

战疫情,借力“互联网+”渡过“难关”

“群里的粉丝们,今天是周末,我又来到草莓大棚,给大家采果来了。现在,第二茬的草莓已经成熟了,特别大、特别红、特别甜,各位赶紧下单啊!”2020年3月22日,又是一个星期天,战洪波顾不上回家休息,一头扎进大棚拍视频,直播草莓长势,进行线上销售。

近几年的春节期间,原本是方家船口村村民的“致富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村里的草莓一度滞销:原来供货的几家生鲜超市因客流骤降砍掉了大量订单,而此时村里的草莓正赶上盛果期,若不及时出售就会烂在地里。战洪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年初五,他一边组织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一边和村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研究农产品销售问题。经过讨论,大家鼓起了直面挑战与困境的勇气,决定向“宅经济”要效益,采取“互联网+”模式,积极进行线上销售,化销售之“危”为打响品牌、扩大销路之“机”, 让“振兴红”牌农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进入千家万户。

会后,战洪波马上发起成立了“振兴红”草莓粉丝微信群,以绿色食品为主打,以“买一份草莓就是献一份爱心”为口号,通过微信群大力宣传“振兴红”牌农产品,还设立群成员人数达标奖、销售满额奖、拉人进群排名奖等奖项,开展群红包抽奖活动,并携手某银行推出购物返现活动,充分激发消费者参与热情。仅一天时间,群成员就达到200人。随即通过微信群向微信公众号引流,在公众号中进一步介绍“振兴红”牌农产品,并链接到“辽农+”网络扶贫平台进行在线促销,当日订单量就突破50个,销售额达到4000余元。

针对城市小区封闭式管理、市民在家购买生鲜产品不便的状况,又迅速推出蔬菜组合,将大棚里绿色无污染的生菜、苦苣、香菜等绿叶蔬菜第一时间送到省内消费者手中。线上销售短短50天,共销售白草莓、红草莓、小柿子、绿叶蔬菜等农产品350份,总销售额超2.5万元,牢牢占据了“辽农+”平台疫情期间销售排行榜榜首。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以往的销售渠道逐步恢复,方家船口村平稳度过了农产品销售困难期。可是,由于天气转暖,物流无法满足草莓长途运输要求,网络销售被迫暂停。面对仍然旺盛的网络粉丝需求,他想到:“反正我回家也需要开车,何不顺便带些草莓回沈阳?咱这第一书记,也客串一把快递小哥,为客户送货上门。”两个月时间,这个“快递小哥”已经把600多斤草莓送到了“振兴红”草莓粉丝们的手中。

对于战洪波,方家船口村党总支书记王开朗赞不绝口:“战书记年纪轻,脑筋活络、办法也多。在他的帮助下,今年疫情期间,村里的脱贫产业没有受损失,感谢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为村里选派了这样一位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