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成同志长期坚守奋战在脱贫攻坚吃劲岗位,十余年如一日,一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在他的付出和推动下,全市累计减贫86922人,贫困村销号216个,省级贫困县西丰县顺利摘帽,2019年进入全省脱贫成效考核“好”的行列,为打赢铁岭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忠于扶贫大业,勇挑攻坚重担
刘庆成看起来较瘦,但是人很干练,工作起来更是雷厉风行、不知疲倦。2007年,刘庆成被组织安排任市扶贫办主任。从那时起,进村入户就成了他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2015年党中央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他直接开启了用脚步丈量贫困的模式。在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那段时间,早出晚归是刘庆成那一年半时间的工作状态,他走遍全市216个贫困村,走访贫困户6000余户,摸清了全市贫困现状和底数。如果说入户识别仅是身体上的劳累,那么调查出的结果则让刘庆成倍感压力,全市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达69%,7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存在贫困人口,省级贫困县西丰县和人口大县昌图县贫困发生率分别高达8.5%和6.5%。在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大市,要实现全市脱贫,真是一副千金重担。刘庆成没有丝毫退缩,勇敢挑起这副担子,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五年来,他几乎没睡过一个踏实觉,也没休过一个消停周末,白加黑、五加二早已是家常便饭。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有一次竟累晕在乡下,但他仍坚持带病工作,胃部和腿部先后做过两次手术,从未多休息一天。因为他知道“距离全面小康越来越近,一天不能等,一天也不能耽误。”
二、专研扶贫业务,完善顶层设计
刘庆成是一位老扶贫,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由开发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他深知所要面对的将是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他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远比他预想的更复杂。比如,有的地方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扶贫质量不够高、政策落实有偏差、工作作风不扎实以及一些乡村上热下冷等。面对这些棘手问题,他树立“重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思路,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脱贫大会和各类专题会议50余次,确保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结合实际,他主持制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资金资产监管意见等指导类文件80余个,督促行业部门制定专项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组织赴朝阳市考察学习,研究制定了压实九个责任实施意见,确保每一项责任、工作、政策落地生根。发挥政府投入主体作用,五年来积极争取市县两级投入扶贫资金1.87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确保财政投入与脱贫任务相适应。
三、全力攻坚克难,做足脱贫成色
刘庆成十分在乎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确保扶贫政策点对点、送进门。他深谙发展产业是脱贫根本之策,在加强调研基础上,探索推广“四带三帮一兜底”产业模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30个,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为确保资金项目运行安全,他建立“四权分置”管理机制,组织完成产业项目全覆盖审计,全市6.6亿元扶贫资金固化为扶贫资产,为乡村振兴积蓄了强劲动能。他不断创新扶贫模式,成功开发出全国首单“收入保”和全省首单“健康保”项目,为实现贫困户减产不减收、减轻住院治疗负担提供了根本保障。率先在全省开展“防贫保”试点,建成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有效遏制了贫困增量。为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他加强跟踪调度,督促行业部门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政策全覆盖,连续两年开展事业单位招考安置贫困家庭大学生254人;实施危房改造11568户;发放资助金2820余万元;着力构建“五重保障”健康网,医疗补充保险人均赔付额度全省第一;纳入低保兜底扶持45426人,保障率55.2%;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887.6万元,放贷量保持全省前列。他积极协调行业部门推进“四有三通”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046.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68处,有效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四、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攻坚质量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他每年都组织脱贫攻坚培训班,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3万人次,有效提升扶贫政策执行力。他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4.1万名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走进门、结穷亲,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选派1622名干部进驻乡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有效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组织739个市直党支部结对帮扶预脱贫户,让党旗在脱贫一线飘扬。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124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与120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落实扶持资金2300余万元。为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他主张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先后组织开展30余次专项抽查检查和随机暗访,对多起工作不力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建立“正向激励、反向问责”奖惩机制,借助《问政铁岭》栏目现场评议质询扶贫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压驱动、“水紧鱼跳”的浓厚氛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岭市脱贫攻坚工作多次获得省领导肯定和通报表扬,市扶贫办获得全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集体,其个人荣获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