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姜家窝铺村的朝阳天勤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朝阳同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周日,我们满怀崇敬与好奇来到公司,采访公司的掌门人——潘桂文总经理。一进公司的大门,“诚信天勤”四个大字,便赫然呈现在眼前。所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上天总是偏爱那些心地良善、诚实守信的人,机遇和灵感也往往只垂青于那些开拓进取、孜孜以求的勤勉者。而在山多地少的朝阳,要实现经济的振兴与发达,让若干老百姓脱贫过上富裕的日子,办企业发展经济是最快捷、最直接的途径。潘桂文怀揣着这个信念,依托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放弃他乡收入丰厚的工作,回到故乡,创办朝阳天勤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天勤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从创业之初资产不足100万元的小饲料厂,发展成如今在朝阳地区商品饲料生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最科学的饲料行业龙头企业,靠的正是“诚信天勤,品质领先”这样的经营理念。潘桂文总经理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带领企业走上了一条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从而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谱写了最美的华章!
宁爱故乡一捻土,不恋他乡万两金
“天道”即天理,“酬”乃酬报,“勤”为勤奋。而“天道酬勤”实际上也映衬和贯穿了潘桂文人生成长的全部历程。
1973年9月,潘桂文出生在朝阳市建平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同父母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的他,从小便立志:将来好好干一番事业,用自己的奋斗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勤奋学习,高中毕业,顺利考取了辽宁熊岳农业专科学校,学习畜牧专业。毕业后,他进入台湾大成集团,成为了一名销售员。从此,他的人生便与饲料、养殖及相关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初到大成,他就被分配到吉林负责饲料销售工作。吉林的冬天很冷,最冷的时候,气温接近零下40度,出门寒风刺骨。但潘桂文是个敢吃苦、肯付出的人,每天披星戴月的他,从来就不知“苦”字怎么写。三个月下来,他超额完成销售任务,一年后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2001年被提升为业务主任,2004年成为黑龙江大成集团的销售经理。他用自己的勤勉和付出换来了骄人的业绩,成为大成集团东北地区的销售佼佼者。可潘桂文越是成功,就越是渴望回归故土,虽然他口头上说,是气候和水土的不适应,让他放弃了那边的工作;实际上是“宁爱故乡一捻土,不恋他乡万两金”的赤子情怀和让家乡脱贫致富的梦想,驱使他回到故乡干一番事业的。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无论你走多远,都走不出它守望的视线。潘桂文也不例外。不管他在吉林和黑龙江干得如何成功,每次回顾家乡的时刻,回乡创业、造福地方的澎湃心情都让他久久无法平静。朝阳这个地球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地方,却因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让在外漂泊的朝阳人倍感惭愧。当时朝阳的养殖水平、养殖理念、饲料生产水平与他工作的地区相比相差甚远。这也极大地触动了他这个从小就立志改变家乡贫困生活状态的内心。所以,他才萌生了回家乡自己开公司的念头。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带动朝阳畜牧业的发展,为朝阳的经济腾飞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他是个敢想敢干、睿智果敢的人,一旦锁定目标,说干就干。2006年,他毅然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谢绝了公司的挽留,回到家乡开始创业。这年的6月6日,龙城区天勤饲料厂成立,并且很快凭借先进的技术、严谨的管理、优异的品质,成为朝阳饲料行业中的后起之秀。2008年,潘桂文总经理又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朝阳天勤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此后,他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产品到规模都备受业界瞩目。
诚信天勤,从我做起
回乡创业,他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他的内心世界也经历着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会收获一生的命运。”作为公司总经理的他,每天不到7点就来到公司,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用“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从公司发展的长远规划,到眼下的生产运营;从产品的研发,到原料的采购、加工生产及销售等等,每个环节他都能做到运筹帷幄。他是冲在最前面的那只“头狼”,责任和使命让他勤勉敬业,他也为天勤人树立了一道忘我工作的标杆。
和潘桂文交谈中,他始终面带轻松、温和的笑意,仿佛是在说一段幸福美好的日子。我想,是农村长大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勤勉付出、吃苦耐劳和执着坚韧的品格。这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也让他在日后的岁月里显得那么出色和不同凡响。
经商之道,须勤勉,更要有诚信。“诚”即诚实、诚恳,“信”即信用、信任。“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外信于人”。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这样的诚信观也是天勤饲料的经营理念。天勤人始终兢兢业业,以“为牧者谋其利,为食者造其福”为己任,诚信经营,利用生物科学技术演绎出了天勤饲料的传奇。
到天勤采访,在潘桂文总经理的办公室,见到身为企业家的潘总经理,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印象中的老板架子。他平易近人,热情地接待我们,尽管事务繁忙却始终一脸笑意地跟我们聊他的创业经历。随后,又和工作人员一起为我们翻找相关资料。当我们想看看生产车间时,他便亲自带我们来到生产车间,领我们参观了由预混料、精料补充料、浓缩饲料与配合饲料三条生产线的生产现场。在机器的轰鸣声里,耐心解答我们的诸多问题。工人们见到总经理,也不拘谨,或点头、或微笑,而后继续专注于自己手头的活儿。他的谦和、周到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修为和修养。提到工人,他说,这些工人多是来自附近村庄的农户,经过统一培训后上岗,有不少还是夫妻工,互相扶持。看着他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现代化的设备面前,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我心底涌起一股暖流,默默地感动和感慨。是呵,老百姓用“毛驴儿拉磨”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在这里,他们对于先进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已是游刃有余。这不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吗?
参观过程中,最让人感到亲切的,是饲料产品的气味芬芳、外观柔和、手感酥软和包装的精致整齐。潘总经理称,天勤饲料参考最新的美国NRC标准,融入了世界最先进的平衡氨基酸配方技术,针对东北地区气候特点,为家禽、家畜提供最适合的动物营养及服务。“营养、免疫、绿色、健康”是天勤公司作为行业排头兵的企业标准和行业使命。在这个整齐宽敞的生产车间里,那些略带豆香的豆粕、金黄的玉米蛋白粉、略带糊香的玉米麸和清澈见底的大豆油等原料,经过这些机器的“洗礼”就变成了家畜和家禽舌尖上的美味。天勤饲料公司的产品种类齐全,家畜家禽从小到大各阶段的产品都有;涵盖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复合预混料三种料型。生产线周围的库房里,原料和饲料成品分门别类摆放地整整齐齐。库房外的装车卸车也是那么的井然有序。这个年产十万吨的厂房,用它的严谨守护着朝阳及周边地区众多养殖动物们的最后安全防线,也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些许安心和放心。
闻到小米糠、芝麻粕的浓香,我就仿佛看到了满地溜达的鸡雏,看到了生活在野外蛋鸡下的农家蛋。也想到了潘总他们在孙家湾那个人为可控环境的现代化养鸡场,那里的鸡舍可实现温度、湿度、风速和空气净化的人为可控,是目前养殖蛋鸡生活环境最高级的设施。朝阳的知名品牌“恒天勤”富硒鸡蛋就是在那里生产的。富硒鸡蛋因富含人体易缺乏的硒元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它那细腻的蛋黄、类似鹅蛋清的蛋白,让人百吃不腻。据说,原来朝阳地区原产的小米糠、芝麻粕销量少、价格低;是天勤饲料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论证后,使其在饲料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此,价格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改善了当地种植户的收益。天勤的饲料基本在朝阳本地销售,潘桂文怀着对用户负责的善心,先后义务开展了十几次养殖户培训大会,最多的3次达到了500多户,累计培训了5000多人,使当地的养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
脱贫路上著华章
潘桂文总经理在创业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回报家乡和社会,在脱贫致富中造福父老乡亲。在双塔区政府的关怀下,朝阳天勤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连续2年获得每年400万元的扶贫贷款。潘桂文很感激也很珍惜这样的扶持,他利用此项扶贫资金,扩大饲料生产规模,积极开展饲料科技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些资金,让他的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他们的助力脱贫更是让人刮目,他们带领当地80户贫困户脱贫,每年为贫困户提供扶贫收益12万元。
同样,在孙家湾乡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截止到2019年9月,企业共收到政府扶贫资金330万元。潘桂文心怀感激,努力寻找脱贫方向,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养殖业为主的脱贫致富路子。靠养殖带动当地农户60户,每年创造扶贫收益10%,累计达到33万元。
为了继续延伸产业链,让更多家乡人受益,公司于2011年分别在建平、朝阳建立了两个蛋鸡标准化试验基地。深入研究探讨蛋鸡标准化养殖发展之路和鸡蛋从养殖到餐桌的畜产品安全问题。2015年,他又在朝阳养殖基地投资2000万元,建单栋存栏蛋鸡5万只的蛋鸡标准化车间3栋,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养殖设备,安排就业80余人,解决了当地一大部分人“就业难”的问题。他说:“给农户提供工作岗位,就是给他们改善生活的机遇和出路。”没错,老百姓通过自身劳动换来了收益,生活就有了希望。目前公司存栏蛋鸡20万只,他们在把朝阳的蛋鸡标准化养殖推向了一个崭新台阶的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2016年,朝阳勤德利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之际,他表示:“朝阳天勤饲料以及勤德利牧业只是创业的第一步,公司目标会将业务覆盖种鸡饲养、蛋鸡孵化、饲料加工、蛋鸡养殖和蛋品加工,成为辽西的一条龙养殖企业。”三年过去后,他的勤德利牧业有限公司正朝着既定目标稳步朝前走着。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2020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注定不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向双塔区政府和他拉皋镇政府捐献价值8万元的紧急消毒医疗物资,用一个企业家的善举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初,政府要求个别企业有序开工复工时,天勤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建立进厂人员、车辆和工厂环境的消毒灭菌流程和人员体温的检测。确保安全后,就开始了生产车间的满负荷运转。说起这些,潘桂文异常感激地说:“我们企业在开复工过程中,双塔区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及时发放饲料产品流通通行证,现场指导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接下来,他们不负众望,用自己更加努力的付出来回报政府和社会,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这场抗疫之战。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3月份,潘总经理积极响应朝阳市政府针对我市贫困县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活动的通知号召,为朝阳贫困地区捐助扶贫款10万元。据了解,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姜家窝铺村是他拉皋镇贫困村之一,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 户,贫困人口180人。2020年5月,潘桂文就帮扶了姜家窝铺村72 户贫困户每户20日龄公鸡20只,如今又为他拉皋镇提供了2000只公鸡的帮扶物资。
就这样,在朝阳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潘桂文用自己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奉献一次又一次地诠释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而他的企业在朝阳的大地上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为家乡父老擎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
坚定的信念,博大的胸襟,使他成为当地畜牧业的顶尖人物。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诚信的理念,让他及他的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他所做的一切也得到了党、政府和老百姓的高度认可与赞赏。他个人曾获得过“优秀业主”“先进个人”“先进委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公司也先后获得了“朝阳市名牌产品”、“农业产业化标兵单位”、“朝阳市双塔区先进集体”、“朝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朝阳市畜牧兽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AAA级信用企业”、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殊荣。在公司办公大楼一楼大厅的墙上,这些彰显各类荣誉的牌匾挂了满满一面墙,看上去熠熠生辉。
来到他新楼的办公室,窗明几净。古色古香的红木桌椅,古朴雅致的屏风壁画,平添几分文化气息。走廊里,也是一尘不染。很多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同样也是干净整洁的样子,包括厂房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这,是风范,也是品质。我站在落地窗前,望着院里蓊蓊郁郁的树木和葳葳蕤蕤的菜蔬,有种回家的感觉。菜园里茄子、豆角、黄瓜、辣椒等绿色有机蔬菜都是职工餐桌上的美味;恁多树木,却叫不上名字,但那满眼的绿告诉我:这是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