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硕果满山 丹心一片
硕果满山 丹心一片
【2020-06-08 来源:朝阳市双塔区委宣传部】

现任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荒地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张文岐同志,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过程中,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精心经营双塔区“占方”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带头致富奔小康的领跑者,被誉为发展果业的“土专家”。

深度包装合作社,助力“一村一品”产业。双塔区桃花吐镇荒地村地处“京四”高速公路、“京沈”客专和桃莱线公路附近,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荒地村共有5个村民组,604户,2324口人,劳动力866个。总土地面积17000亩,其中耕地面积7230亩,水浇地面积5020亩,设施农业面积1550亩。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51人,属于市级贫困村。荒地村现有集中连片新品种的富士苹果、李子、桃、香蕉果、南国梨、葡萄等树木近2000亩,150000余棵,做到了一年春、夏、秋三季有鲜果采摘。已基本具备了农业观光采摘、休闲、接长产业链条的基础条件。张文岐同志心无旁骛助力村“两委”打造 “一村一品”产业,千方百计接长、延伸产业链条,以增加农民收入、护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出发点,以双塔区“占方”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竭力做大做强鲜果产业,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此项产业步入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大力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绿色生产,达到农业增效、果农增收和吸收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51人精准稳定脱贫的目标,荒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4人长期在合作社务工,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项目。张文岐带头建设示范果园100亩,建设大葱、红薯基地83亩。   

发挥合作社功能,瞄准特色旅游,建设千亩观光农业采摘果园。张文岐有决心和信心,扩大原有规模,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吸引域内域外城市居民在节假日携妻带子,到荒地村休闲、观光旅游,让游客春季到这里观赏桃花、梨花等花卉,夏秋季到这里采摘果实,尽情享受桃花、梨花吐蕊、争奇斗艳的美景和品尝汁多肉厚、甘甜可口的新奇特优鲜果,提升荒地村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执甲出征,为“一村一品”产业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张文岐常说: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荒地村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党总支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全村鲜果产业的规划、开发、栽植、指导和协调工作。制定立足实际、便于操作的“ー村一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目标和措施。    抓住合作社工作重点,唱响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主旋律。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载体,走“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路子。依托龙头带动、专业市场、生产基地、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能带领群众引进新技术的产业能人。引导高产优质果业向品质优良化、特色品牌化、生态绿色化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加大对社员的科技宣传培训力度,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技能和科技含量。张文岐竭力主张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他邀请果业栽培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培训和“手把手”指导,鼓励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与果农、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投身到“一村一品”产业中去。并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区农经局经常沟通联系,强化技术指导、交流互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合作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采取“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推介和销售鲜果产品,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下一步,他还打算对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其提档升级、体质扩面、强筋壮骨,从而增加果业收入总量。

截至目前,“占方”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张文岐面对未来,信心满满。他和“占方”果业专业合作社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突破辽西北、“五个一”、“161”工程、高铁经济、城乡一体化等宝贵机遇,千方百计争取省市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利用好交通、人文、资源、区位等诸多优势,助力“一村一品”产业做大做强、做出成效、做出成果,带动本村及邻村的更多农户依靠种植果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