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辽宁盖州市河南村村委会主任孙戈:致富能手当村官 率领乡亲奔小康
辽宁盖州市河南村村委会主任孙戈:致富能手当村官 率领乡亲奔小康
【2020-06-19 来源: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
孙戈(中)了解蔬菜种植情况。(摄影:崔薇薇)

半年前,他是河南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每天想的都是怎么继续壮大产业;半年后,他成了村里的“大管家”,每天研究的都是怎么才能带动全村人致富奔小康。他就是盖州市太阳升街道办事处河南村村委会主任孙戈。

有人说他傻,放着赚钱的买卖不做,非要往村里搭钱,费力不讨好。孙戈告诉记者,自从半年前走上村主任岗位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为家乡这片热土挥洒汗水、发挥才能的准备。他说:“这半年里,我重新认识了家乡,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参与家乡的改造建设,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村民眼里的热心肠

5月27日,记者来到河南村时恰逢一场大雨。在村部等候许久,才见到撑伞归来却已半身湿透的孙戈。“这阵雨来得急,不去村里转转不放心……”话虽不多,却句句朴实。

“要不是小孙帮忙盯着,这几场雨啊,非把我家的苗圃冲毁了。”见到记者来采访,村民周万贵抢着说。河南村地处河道下游,进入汛期后,孙戈每天都要来回巡视,生怕雨水漫灌,冲了村里的庄稼和大棚,“头天夜里,小孙连夜加高了河坝,不然,我家的苗圃就得被冲下来的雨水泡塌,之前的心血就都白费了……”

“他当村干部不为名也不为利,就是实实在在地为咱谋福利,把村里的事情做好。”这是村民们对孙戈的评价。为何短短半年时间里,孙戈就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这还得从河南村两委班子换届说起。

2019年底,河南村面临两委班子人员空缺的状况。为尽快给村里物色新的“接班人”,街道办事处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到村里走访调查,村里的老党员、德高望重的老村民推荐的人选,几乎都是孙戈。40出头的孙戈做事认真、踏实肯干、热忱待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能伸手就伸手,“这个后生心眼儿好,让他干,保准错不了!”

乡亲们的信任让孙戈既感动又忐忑,这些年,他经营刷车场、农家乐、大包桌,做买卖算是一把好手。当村官,他从来没想过。

2019年12月,村里换届,孙戈以超九成的支持率,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我一定努力,不辜负上级党委政府和村民们的期望。”上任伊始,一切工作对孙戈来说都是新的开始。他抓住每一次机会,虚心向乡镇干部学习。上任不久,就制定了全新的村民公约,建立了微信联络群。从那时起,他几乎没了周末和节假日,值班、走访、报表是常态,村里事无巨细,每一处他都要走到位、干到边,才放心。短短几个月时间,孙戈对各项扶贫政策、各类基础数据已经“一口清”。

抗疫工作的排头兵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彼时,孙戈刚刚上任一个月。面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巨大考验,他表现出了沉稳与果断的“大将风度”。

“河南村属于城乡接合部,管理难度大,决不能留防控死角。”针对辖区两个弃管小区,孙戈组织人员将各通道用木桩绑结成的篱笆墙或废旧汽车“全封闭”地阻隔起来,仅留的两个通道,安排了志愿者每天24小时3班倒、每个班2至4人轮流值守。为了协助办事处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孙戈把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周边其它村。风雪中,他双手冻得僵硬,仍在彩板房外坚守管控点不肯离开;深夜里,他依旧在卡点,耐心查询出入人员及车辆,苦口婆心地劝导外来人员返回。

回忆起那段日子,孙戈的爱人对记者说:“那时候,他基本吃住都在村部,偶尔回趟家,也是累得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一个月下来,人整整瘦了一大圈儿。”

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乡亲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疫战斗:有的捐款捐物,有的报名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参与疫情防控,有的自发为值班的志愿者和村干部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大家的关心和支持,让这个乐观坚强的汉子掉下眼泪,“有这么坚实的力量做后盾,我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好好干下去呢?”

乡村建设的领头雁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出现了“用工荒”,河南村的几家规模以上企业,都陷入了有订单但缺少生产工人的窘境。孙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中心机械厂是盖州市重点企业,刚刚恢复生产时,同样面临用工短缺情况。孙戈得知后,立即动员部署村两委、部分党员和志愿者到各家各户宣传动员,召集务工人员。第一次动员效果并不理想,村民们有顾虑,对特殊时期外出工作有畏难情绪。孙戈与村两委班子商量,让党员、村干部家属率先报名,做好示范带动作用。随后,孙戈进行再动员,挨家挨户告知,企业防护措施齐全,每天都会对车间消毒,为员工测量体温、发放工作服和口罩等,消除村民顾虑。在孙戈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在最短时间内向企业输送3批次近30名员工。孙戈还联系安排了通勤车,并给所有准备去企业上班的村民发放了口罩。“新员工的到来,给企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大大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中心机械厂总经理王玉博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早在上任之初,孙戈就憧憬着要把河南村建成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待到春暖花开,孙戈立即着手落实。改善村容村貌,首先要清理随意倾倒的垃圾和沉积杂物的河沟。孙戈跑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摸排统计需要集中清理的点位,核算下来,想把长期堆积的垃圾清理完毕,至少要五六万元。村里账上没有钱,孙戈就自掏腰包,垫付资金,雇来工人和车辆,一个点位一个点位的清理。铲车、金刚车往复运转,一堆堆垃圾、淤泥被清走,一条条河道被清理干净……

看到沉积已久的垃圾被清走了,乡亲们说:“村里费这么大力气给咱改善环境,咱们自己也不能掉链子!”很多村民自觉拿起扫把,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积极参与河道沟渠、街道的清理工作,生活垃圾自觉投到村回收点,摒弃了往河道沟渠倒垃圾的多年陋习,美丽乡村建设的雏形正在百姓生活的点滴变化中逐渐凸显。

父老乡亲的贴心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孙戈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和对村里发展的期盼,一条一条仔仔细细记在本子上。

有几户村民因家门口的路灯年久破损,夜间出行困难。孙戈得知后,立即协调解决,最终在办事处的帮助下,为村民更换了路灯和电线,解决了出行难题。看着明亮的路灯,村民们高兴地说:“有了新路灯,我们心里也亮堂多了。”

村民于学伟患癌症,孙戈主动对接办事处民政办,为其争取了2000元临时救助金。村民迟耀福家门前有一个废弃的垃圾倾倒点,夏天到了,臭味难闻。孙戈找来垃圾车,清理了垃圾堆。村民王昌满、吕敏权家的农产品滞销,孙戈制作小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帮助宣传销售……

通过开展各项工作,孙戈和村民密切了感情、建立了信任,大家都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他听。走在村里,只要碰到孙戈,村民都会主动招呼:“村长,有空来家里坐坐……”

美好蓝图的描绘者

在孙戈的工作笔记上,记者看到他加了特殊标记的几个关键词——助农贷款、建桥、民宿旅游……

孙戈逐一为记者解释:“村里有几家种植户的种植规模可以继续扩大,可是资金有限。2019年起,我就开始帮他们申办助农贷款了。希望通过几个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辖区规模化产业,打造有本村特色的农业产业。”

“村里的建设离不开路和桥。村里有河道,一些企业员工上下班都得绕远通行。经多次协调沟通,一家爱心企业计划投资20万元,在今年为村里建一座跨河桥,方便群众出行。”

“至于民宿旅游,我是这么规划的,今年在原有的农家乐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在周边建设采摘大棚,形成游玩、采摘、品尝农家菜一条龙的旅游模式。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增加了经济效益,也可以带动一部分村民就业……”

现在,对于孙戈来说,“村主任”已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称呼,而是一副沉甸甸的责任担子。半年来,他用真情与实干,将自己与河南村紧紧连在一起。他常说:“这些日子里,我从想干不会干,到边想边干,再到敢想敢干,收获很多。总之,只有苦干实干,才会得到群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