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都会好起来,过去我家比你家也强不了多少。”6月10日,开原市八宝镇大湾村村民宁宝忱的家中,李文聪一边查看墙上的“明白卡”,一边和老两口唠家常。
眼前憨厚可掬的小伙子,64岁的宁宝忱看着打心眼儿里稀罕,于是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向对方讲述自家的点滴:一家五口人四口有病,这些年看病,不仅掏空了家底还拉下饥荒,要不是扶贫政策好,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翻身……
李文聪今年24岁,是开原市扶贫办工作人员,来到老宁家主要是实地查看他家的生活状况,了解脱贫后的日子“稳不稳”。口粮怎么样?家里收入怎么样?低保金是否按时发放?李文聪拿着本一边问一边记。
李文聪来到老宁家的牛圈拍照,圈里的四头“扶贫牛”膘肥体壮。这是老宁家的主要脱贫渠道,也是一家人的宝贝。
“前年扶贫干部鼓励我们利用无息贷款养牛,心里紧张啊,就怕牛没养好欠债更多,没想到当年就脱贫了。”宁宝忱说。
“这就对了,别人伸手帮我们,咱也得往前使劲儿!”李文聪的话说到了宁宝忱的心里,后者连连点头。
原来,李文聪也出生在贫困家庭,爷爷奶奶常年多病,几亩薄田是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受益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2019年8月他考入开原市扶贫办工作。
“因为之前我家也得到过很多帮扶,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我也想加入扶贫事业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人。”李文聪说,选择部门时自己毫不犹豫地报了扶贫办,这些年经常用自己的经历给其他贫困户打气。
从宁宝忱家拿到“第一手资料”,李文聪又急忙往村里的另一家赶去。
外面烈日当头,汗珠很快就挂满了他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