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办学记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办学记
【2020-07-17 来源:中山区委宣传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始建于1962年,当时只有几十名学生,几间由民房改造而成的教室。1965年建了新校舍,名为"桂林中学",性质为民办,拥有了24个教学班,千余名学生。1967年学校更名为旅大市第39中学,由民办转为公立。1981年,学校由旅大市第39中学,改为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1982年,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的住房,同时也为了吸引优秀师资“搭窝招凤”,引进一大批当时大连市知名的优秀教师。同年,学校在初升高考试中,成绩跃居中山区14所中学的第五名,开创39中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佳绩,开始受到社会关注。由此,39中逐步摆脱了落后面貌,走出了困境,这一年成为学校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学校走出低谷跨入名校的重要转折点。

1987年和1988年学校中考成绩在中山区名列前茅,开创了建校以来前所未有的辉煌,为39中立足中山、走向大连市名校奠定了基石。

1989年3月,学校被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文明学校” ;1998年9月学校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单位。2002年5月,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39中新校舍, 2003年9月新校舍竣工,学校迁址于风景秀丽的南山脚下,明泽湖畔。2020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学生1829人,教职工150人,有38个教学班的标准的现代化学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曾几何时,39中是一所民办学校,也是一所薄弱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投入,在几任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学校的办学逐渐走出低谷,办出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了一所省市区闻名的热点学校。

学校以德育兴校,“严实精高”的办学理念,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好习惯培养的实施为切入点,以全员参与为推进基础,以全面跟踪评价为保障,实施“五环联动”策略,形成课程、管理、评价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框架,助推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学校德育与教学管理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近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奉行“情知教育、自主发展、走向卓越”的办学核心理念,以“培养志高笃德、乐学善辩、健体尚艺现代中学生”为目标,以创建“充满活力、内涵厚重、特色鲜明的现代优质学校”为发展愿景。

在课程架构上以“培养未来人”为教育哲学,确定了“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课程理念。以学科课程改革为路径、校本课程实施为载体,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不断开发、构建课程内容多层次、课程实施多联动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师资,坚持“校本教研”,并将其落实到行动研究上,以互动式、参与式、实战式为培训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索为主旋律,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学术交流、与专家对话等“青春快车”系列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打造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科研队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使学校教育科研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0年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体三十九中人将秉承教育的初心,践行教育的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