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葫芦岛南票区高桥镇圆葱种植有着30多年的历史。葫芦岛供电公司紧跟当地圆葱产业发展需求,两次实施农网改造,不断提升供电服务精细化水平,助推高桥镇圆葱产业走上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化道路,实现了三次跃升发展,点亮了圆葱种植户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
第一轮农网改造,基地有了专用台区
2000年,孙家屯村实施土地承包时,恰逢国家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为满足该镇孙家屯村圆葱种植产业发展用电需求,葫芦岛供电公司高桥供电所与高桥镇政府、孙家屯村委会多次就圆葱种植基地配电事宜进行协商,充分了解地方政府发展圆葱产业、促进农业发展的规划和构想,走进田间地头认真倾听圆葱种植户的用电需求,最终决定将孙家屯村圆葱种植基地列为农网改造支农重点对象。
2000年3月,随着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孙家屯村圆葱种植基地新建水利专用台区工程正式动工。高桥供电所组织精干施工队伍,在孙家屯村圆葱种植基地新建1台400千伏安变压器,立电杆22基,架设0.4千伏线路1.1千米,将动力电通到地头,让村里2000多亩水浇地结束了柴油机抽水的历史。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赶上大旱就没收成。后来镇里发展水浇地,搞圆葱种植,抽水浇地靠柴油机发电,既费钱又费力。2000年农网改造后,孙家屯村有了水利专用台区,农户只要合上电闸,井水就自动流进田里,既方便省力又省了油钱儿,种圆葱的收成和效益也有了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李宏涛说。
地里通上了动力电,圆葱上下两茬真挣钱。看到孙家屯村种圆葱挣了钱,与孙家屯村临近的季家屯、四方台等村也开始发展圆葱种植。至此,高桥镇圆葱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高桥镇成立兴桥蔬菜专业合作社时,全镇圆葱种植达到2600余亩。
第二轮农网改造,农户用上电控滴灌
2011年5月,随着国务院发文正式启动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高桥镇圆葱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圆葱种植抽水漫灌的生产方式继续升级换代。
为进一步支持高桥镇圆葱产业发展,葫芦岛供电公司高桥供电所结合高桥镇圆葱种植产业发展新规划,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圆葱种植户的用电需求。考虑到当地圆葱种植规模扩大、众多农户都想新上电控滴灌的实际情况,高桥供电所大力加快高桥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截至2019年底,高桥供电所共为高桥镇季家屯村、万屯村新建及改造变压器6台总容量1300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压台区6个,架设0.4千伏线路6.81千米,为圆葱种植用上电控滴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让圆葱种植户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圆葱产业兴村富民,电力服务也在增速。在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到2019年,高桥镇圆葱种植规模已由合作社成立时的2600亩扩大到了1.5万亩,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据兴桥蔬菜合作社社长王立军介绍,高桥镇圆葱产业现有入社农户2000多户。今年上茬圆葱产量可达1.5万吨,下茬胡萝卜、白菜产量可达2万吨。上茬圆葱除按订单合同供应给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成圆葱泥出口日本外,余下的圆葱和下茬蔬菜均销售给蔬菜批发商户。一年两季种植裸地蔬菜,户均收入可达10余万元。
电力服务精细化圆葱产业链延长
从柴油机抽水浇地到用上电控滴灌,从圆葱种植专业村到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再到圆葱深加工出口创汇,与高桥镇圆葱产业兴村富民相对应的是,精细化的电力服务也跑出了加速度。
每年春夏两季,高桥供电所成立灌溉保电小分队,坚持走进田间地头,特巡灌溉涉及的线路、设备,帮助农户解决滴灌管路敷设、滴水管淤堵等问题。据统计,两年来,高桥供电所为种植户排除用电安全隐患50余处,更换老旧线路400余米,更换刀闸和开关30余个。
推行“网格化”精细服务,各台区经理挂牌公示,方便用户办电咨询和故障报修;定期开展“微信群安全用电小课堂”,指导农户使用“网上国网”APP,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线上办电、缴费,受到农户一致好评。
王立军提到的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生产的圆葱泥等全部按订单出口到日本,是高桥镇圆葱产业化发展链条上的龙头企业。2019年,该公司外贸出口加工达2000吨,销售额2900余万元,纯利润近600万元。
2019年10月,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将原有的4间恒温库扩建至8间,原有的400千伏安变压器需要增容。10月15日,该公司向高桥供电所提出增容申请。接到客户申请的当天,高桥供电所所长张羽和两名同事就来到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现场制订供电方案,紧急调集施工物资,加快组织增容改造,只用3天时间就为该公司新增了一台315千伏变压器,满足了企业客户扩大再生产的用电需求。
“增容后,成品速冻库和恒温储存库用电设备同时全开电也够用。今年合作社加盟农户种植的日本‘托塔娜’新品种,不仅产量比本地品种高,公司收购价也高出一毛多钱,避免了加盟农户因疫情影响、国内销量减少造成的损失。”采访中,兴岛蔬菜加工有限公司企业董事长齐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