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宝石村村民张景富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将4袋玉米磨成粉制成饲料,然后开始喂猪。“只有把猪养好,生活才能更好。”张景富说。
“坚持做,吃得苦,日子总会好起来。”这是张景富常说的一句话。正是凭借这个信念,这个曾经贫困的三口之家,有了致富希望。如今,张景富家中的母猪已从1头发展到8头,除此之外,家里还有两头肥猪,他家也于2017年脱贫了。
对于今年已经76岁的张景富来说,如今的生活是以前不敢想象的。张景富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老伴罹患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多年,看病吃药一年就要花掉一万多块钱;儿子自小双耳失聪且口齿不清,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只得靠他每年种地和拉木头挣的8000多块钱来维持。
2015年11月,张景富家被认定为宝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实,早在几年前,张景富就有养猪来改变家境的想法。不过,碍于囊中羞涩,这个想法迟迟未付诸实施。直到2017年春,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张景富申请了建档立卡户5万元3年无息贷款,并获得了5700元产业扶持资金。
为了节约成本,张景富和儿子动手建猪舍。父子俩起早贪黑,一个多月后,60平方米的猪舍建了起来。“我决定养母猪,利润虽低一点,风险相对小一点。”张景富说。在张景富和儿子的精心饲养下,当年年底他家养猪毛收入达到3万多元。脱贫了,也坚定了他继续养猪致富的决心。
眼看家里的生活有所起色,不料2019年5月,一场因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烧毁了张景富居住了30多年的房子。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政府补贴的3万元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加上自家的3万元和从亲友筹措来的6万元,张景富在原地盖起了9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如今的张景富家安上了塑钢窗,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室内地面铺着瓷砖,建有卫生间,安装了暖气,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原本还想等过几年再把房子重建,我这也算是提前完成愿望了。”张景富说。
凭借着勤奋努力,张景富饲养的母猪由1头发展为8头,今年以来,收入已达到6万多元。今年春天,张景富花了3万多元新建了100多平方米的猪舍,扩大养殖规模。“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贷款年底前就能还清……”张景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