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尽情体会和享受我们的小康生活
尽情体会和享受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09-03 来源:丹东市元宝区区委宣传部】

近些年来,我常常听到身边的一些人抱怨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虽然百姓的个人收入增加了,但生活成本也成倍提升了。由此推算: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他们往往都举这样的例子:过去两个人挣钱,能养活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而现在的年轻人,俩人抚养一个孩子都很踉跄。

每当我听到这种抱怨、这些“谬论”,我都会毫不顾忌地去反驳:如果我们再退回四十年,你还能去坚持过那样的贫困生活吗?

我为什么会有勇气、会理直气壮地去反驳他们?因为我是这个时代发展的见证人!

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读小学、中学的期间,我们家六口人居住在一个不足20平米的平房里,院子里的七户人家,上下水共用,茅厕共用。我的父母都是国营企业职工,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120元。这样的生活标准,在左邻右舍中还属于较高水平的。我小的时候有许多理想,其中有两个理想是最现实的:一个就是期盼我家里能够增加一个房间,这样,我母亲下了夜班,我们也能够在另一个房间里说话;这样,当我在家里心情郁闷的时候,或者心中有什么秘密的时候,也可以躲避一下我父母的眼神。另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坐上飞机或火车、轮船,出去走走,看看家乡丹东以外的世界。

回想起四十年左右的中国的发展,这根本就是一种翻天覆地、意想不到的变化。虽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我们的思想解放和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有过阵痛,有过彷徨,也走过弯路。但是,祖国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有多少儿童能理解我当年的理想和愿望?有多少青年人知道真正的贫穷是啥样子?

为什么有人会抱怨?为什么有人不满足于现状?我想,这绝不是一个经济感受和生活体验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呢?我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与过去相比,我们不仅要看到生活水平的数量提升,更要认识到生活质量的提升。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吃粗粮已不再是生活所迫,而是为了调整胃口;步行走路已不再是为了节省费用,而是锻炼和保养身体的需要;服装的“补丁”和“破口”,是一种故意创造出来的“美”的展示,而不是因为“节俭”。我做为一名普通百姓,现在老两口住的是100多平米有电梯、有物业的楼房,既方便又安逸。据有关资料统计,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40平方米。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还缺少什么?也许有的人缺少的是“不劳而获”的梦想财富!也许有的人缺少的是与人“攀比”的那些懒惰差距!

其次,我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升,还有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提升。据统计,201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5.4亿人次,平均每人接近4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占总支出的18.8%,其它文化娱乐消费占比11.2%。试想,我们在改革之前,有过旅游的概念吗?文化娱乐又有多少呢?

第三,生活水平的提升,是纵向对比的结果,我们不能以横向对比的差距来评判自己的生活。诚然,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家庭和个人发展的更快,有的相比进步较慢。但是,不论我们的进步相对大和小,绝大多数的家庭生活,都是一种飞跃式的提升。绝大多数的家庭生活消费,都已经从生存型转变成发展型。

第四,我们看家庭生活水平的发展,更要看整个社会的进步。我读大学的时候,高考录取率不足5%,而今天,我们城镇大约90%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读上大学。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手机拥有量为15.7亿部,人均1.12部;2019年,我国居民家庭汽车拥有率接近30%。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对发展认识不足。

朋友们,我们应该尽情体会和享受我们的小康生活,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发展。要相信祖国、相信党,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新时期的发展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