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大堡子村:一个公园村的前世今生
大堡子村:一个公园村的前世今生
【2020-10-10 来源:盘锦市文联】

大堡子村像一个没有围墙的公园,换步移景,美不胜收。 信步小巷,百姓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院墙整齐划一,行道树挺拔葱郁,花草连片覆盖,路灯排排成行,垃圾分类处理等等,整个村子绿树环绕,花红草绿,天蓝水清,似一幅风光旖旎的画卷。

大堡子的前世却一片烽火狼烟。这里曾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黑风关,是评书《隋唐演义》中“薛礼征东”章节的重要关隘。那里曾留下烽火鏖战的英雄侠义,也留下毒烟、瘴气、陷阱和“十二把飞刀”的传奇。

到了明代末年,这里更成为抵御清军铁骑的重要关口。一茬又一茬的刀兵过后,黑风关沉寂下来,犹如一座死城。这时,有一户关里的李姓人家,筚路蓝缕,闯关东来到黑风关城下。看到狼烟过后的一片死寂,大着胆子想进城定居,可抬头看见城墙上的大炮,担心军队回来惹出是非,就没敢进城,定居在了城外。黑风关城北有一个打造刀枪兵器的铁厂,城南有一座道观,名叫圣清宫。这李姓人家为了与关里家人通信联系,便以铁厂为标志,给这里起了村名叫大铁厂堡。后来,人们逐渐把村名演变为大堡子村。

从此,这片土地除狼烟之外,还升起了炊烟。有了第一缕炊烟,就凝聚了更多的人群,大堡子村开始走向发展繁盛。可那个年月,战乱纷繁,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可勤劳善良的人们如赤碱蓬一样,顽强地扎根在这片盐碱地上,渔耕混作勉强糊口,可他们有本事把苦日子过成传奇。他们在这里留下牧马人的传说,也留下过拓荒者的印迹,更留下金鸡报恩、金凤产蛋、金马驹儿产宝等金光闪闪的传奇故事,让这遍地烽烟的黑风关,因他们而走出硝烟弥漫,过上烟火人生。

不论是黑风关、大铁厂,还是圣清宫,都是大堡子历史变迁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穿越历史,到如今还熠熠生辉。走进大堡子,你仍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独特内质。一进村,以廉政名言警句、《传统二十四孝》、《弟子规》、《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让村子的文化味道一下子浓厚起来。村内路灯杆上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旗迎风飘杨,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等各类文化场所设施点燃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在文化广场建设的清风亭、宣传栏和木刻字板,为大堡子增添了文化色彩。大堡子村还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演出、国学讲堂等,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从前世到今生,大堡子从烽火狼烟走到生态宜居,从绿意盎然、流光溢彩的人居环境走到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文化滋养,大堡子村人的家园梦,从来没如此舒展、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