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岭镇双台子村的农户们心里,杨景仕就是他们的领路者。据了解,村民们水田旱田全都包给杨景仕了,年底还有分红。
1977年他初中毕业干着卖豆腐的工作。每天天不亮,他骑上家里仅一台的“东方红”大二八自行车,驮着一板豆腐,进入城里大街小巷开始了他卖豆腐的生涯。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年末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他家里从生产队用1900元买了一挂马车(一匹骡子、一匹马),以每亩90元的地价承包了100亩水田和100亩旱田,开始了承包土地生意,每年家里增加了5.5万元的收入,家庭的生活在逐渐的改善中。
1982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启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198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可以有偿转包。尝到包地挣钱甜头的他不甘示弱,承包了500亩水田和500亩旱田。1992年党中央再一次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土地再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免缴农业税,还给予种粮补贴,土地也可以大流转。他毫不气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继续扩大土地流转战果。到2012年流转水田面积稳定在1000亩,建起了辽阳市杨氏大米加工厂,购置了大米精选机、磨米机、大米色选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每年的收入稳定在50万左右。
2013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包括农村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三农”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先后调整了农业补贴政策,探索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提高了扶贫的精准性和持续性。2018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无疑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期间,他组建了太子河区洪茂种植家庭农场和辽阳富益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大棚育苗、统一机插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集成技术管理、统一机械化收获、统一品牌和统一包装销售,整个水稻生产实现了现代农业专业化水平。年收入也增加到了150万元左右。
他的蜕变不仅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生活变迁史,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见证。通过一个庄稼汉的几十年蜕变,影射了农村改革开放给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改革的春风如阳光雨露,沐浴着千家万户。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他将扩大水稻生产加工晾晒场、储存粮仓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生活会更加富裕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