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乡位于辽宁省彰武县西北部、一望无际的科尔沁沙地南缘。
26年前的1992年,已经有三年“记龄”的我在这里采访了“进山户”梁永秀一家。拍摄了那个早春的季节,梁永秀和老伴张爱云在沙坨子上植树、种地的场景。
过去,这里寸草不生,流沙肆意。而梁永秀和阿尔乡畜牧场的许许多多进山户一样,硬要从沙进人退转向人进沙退,把曾经的不毛之地改造成沙海绿洲。那一年,梁永秀两口53岁,绕膝玩耍的孙女梁媛只有5岁。我刚刚进入而立之年。
似水流年。
已经度过不惑之年的我,这些年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机关、工厂、煤矿、街道和田野——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录着这座城市生活人群的苦恼与微笑……不经意间,我的脑海里经常泛出沙坨子中的老梁一家。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他们生活的还好吧?已经儿孙满堂了吧?那个只有5岁的小姑娘梁媛是不是早已为人妻、为人母?
几经辗转,我又踏上了去往阿尔乡的公路。不知怎么,我产生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终于又见面了。今年79岁的梁永秀的双手依旧苍劲有力,但耳朵已有些背了;老伴张爱云亲切地张罗着让我尝尝新烀的苞米;当年的小孙女梁媛已经有了女儿,恰好也是5岁,小姑娘调皮的绕在太姥爷的身边,好像26年前梁媛在爷爷膝下场景的再现。四个儿子每家每户都是一溜的大瓦房,门前绿树成荫,家家的牛舍里圈养着大约30头的架子牛,等待着出栏……没等我询问,两个老人争先恐后的告诉我:几十年、两代人的劳作锁住了这里的风沙,让这曾经贫瘠的土地变得宜牧宜农宜居。儿子、儿媳或务农、或是林业工人,每家都过着幸福和睦的生活,就连孙子辈大多已经成婚,可以说是四世同堂了!
“我们啊!除了满足还是满足啊!”饱经风霜的老人最后对记者说。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安详天伦之乐,我再次按下快门,照下这张喜气洋洋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