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事记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2019-03-19 来源:合作区】

日前,丹东市新区召开落实“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会议,在贯彻落实市“重强抓”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重点,坚持聚焦主业,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倒排进度,奋力冲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据了解,今年新区将实现投资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24个,总投资84.1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4.6亿元(不含丹东港)。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24.1亿元,完成投资7.7亿元;复工项目12个,总投资60亿元,完成投资14.4亿元。同时,前期推进项目8个,总投资109亿元。


那么,今年我区在深化改革和民生建设等方面,都有哪些引人关注的项目即将落实?


1、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90个工作日以内。


3、完成华孚、星城小区等动迁工作。


4、加快电动车充电桩建设,推进新区公交枢纽站建设。


5、完成国瑞路(爱河大街-银河大街)、金河大街(中心南路-文瑞路)、文瑞路(金河大街-鸭绿江大道)等3条道路排水工程建设和照明工程建设。


6、完成浪东线-黄海大街新城路段道路路灯安装。


7、实施新区实验中学建设。


8、新区君议台脊柱骨科医院项目签约入驻仪器仪表产业园,年内投入试运营。


9、深度包装重点项目,配合市推进中韩SK产业园等一批10亿元以上大项目尽快落地。 


为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会议强调了五点工作要求


一、抓指标运行,强化调度研判。


2019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意识,迅速行动,强势开局,着重查找解决问题短板,强化措施保障,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完成好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抓招商项目,强化提质增效。


项目,是合作区发展的生命线,要进一步树立“项目为王”“项目至上”理念,把全区的注意力、执行力、落实力聚焦到项目上来。


在招商工作中突出不锈钢产业集群招商组、哈曼配套产业招商组、仪器仪表产业园区招商组和大连会展城项目招商组,充分用足“飞地经济”优惠政策,引进“飞地”项目。


在项目工作中,围绕全区24个重点项目,以“发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为导向,不折不扣地按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实施,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三、抓体制机制,强化高效运行。


按照《辽宁省开发区条例》,实行“档案封存、员额总控、全员聘任、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办法;根据主责主业、工作难度、业绩贡献,自主设计岗位薪酬;采取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方式,向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骨干人员倾斜,实行自主分配。


四、抓融资化债,强化解决问题。


围绕财政征收,进一步加强税费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做足土地、资产文章,压缩财政支出,做到开源节流;推进债务化解工作,将相对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对新城区范围内各楼盘建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烂尾工程情况,协调开发商盘活存量市场;排查“僵尸企业”情况,逐一研究启动办法;对闲置土地问题实施“一地一案”,精准施策;对烂尾工程进行重启或招商启动,在逐步解决历史问题的同时严格控制新的问题出现。


五、抓营商环境,强化履职尽责。


围绕项目落地,进一步统筹土地、规划、环评、稳评等审批序列工作,推动流程再造,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创造便捷的审批环境;进一步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做好精准扶贫等工作,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完善新区功能配套,系统解决新世纪家园A、B区等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全面做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