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4月10日,丹东仪表研究所研制成功全国第一台光扫描粒度分布仪。
1979年
12月,丹东市恢复集市贸易,其中市区8处,乡镇69处。
1980年
5月10日,丹东市水上公园——青年湖公园建成。
7月10日,丹东市日用五金厂实行职工工资全面浮动,成为全国较早试行浮动工资制的厂家。
9月8日,中共丹东市委、市革委会召开“荣获国家银质奖章产品”表奖大会。丹东丝绸二厂的“美人松牌”丹绒绸、丹东造纸厂的“巨浪牌”1号单面胶版纸、丹东橡胶厂的“凤凰牌”坡跟套式女鞋3项产品,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3次质量月广播电视大会上获得“银质奖”。
9月26日,举行鸭绿江公园建成验收仪式。10月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公园占地面积4.5公顷,总投资104.44万元。建有映江楼、九曲长廊、凉亭、假山、人工湖等游园设施和饭店、照相部等服务设施。
1981年
6月29日, 印发丹东市委农村工作部制定的《关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扩大社员自留地和饲料地的具体规定》和《关于划分社员自留山的补充规定》,以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山林管理责任制。
9月29日,在马车桥举行修建马车桥、振二路和六道居民小区竣工剪彩仪式。六道居民小区是全市第一个住宅小区,投资2371万元,建筑面积91932平方米,居住1884户。
1982年
4月3日,从1982年起将小学5年制改为6年制。
8月7日,丹东市无线电十二厂生产的GE475平面2极管应用于远程导弹装置。
10月30日,振兴区属丹东市针织四厂生产的“金爵牌儿童晴纶3件套”被辽宁省政府评为“省优质产品”。
12月3日,丹东市青少年宫举行奠基仪式,1985年4月28日建成。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50平方米,主楼为6角型7层。
12月3日,丹东生物化学制药厂试制生产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新型生物化学药品氨肽素,为国内首创。
12月8日,丹东市内电话号码由原4位制提为5位制,原丹东市局电话改为2分局,六道海分局电话改为6分局,使丹东市形成分局制的市内电话网。,
1983年
7月25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振兴区龙海幼儿园(个体)录制新闻片在全国放映。
12月3日,丹东化学纤维厂研制成功全国第一台DUS-2型固体微量水分测定仪,并通过国家纺织工业部鉴定。
丹东汽车厂“黄海”牌DD650、DD680大客车在全国汽车展览会上被评为同类产品第一名,荣获国家级“飞龙杯”奖。
1984年
1月27日, 丹东市图书馆于振兴区福春广场红房街建成开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藏书70万册。
4月26日,全国第一组双频道双卡式乐控彩色喷泉在鸭绿江公园建成。喷泉共84个喷头,可变换10种图案,由电子程序控制。
振兴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在企业中实行集体、个人承包、租赁的经济形式,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辽宁省教育厅责成市电教部在区个体龙海幼儿园录制的“阿叔办幼儿园”录相在省和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上放映。
1985年
5月16日,丹东塑料制品一厂从日本引进聚酯薄膜生产线投料试车,一次拉出薄膜3.2万米,5月 正式投产。
5月30日,丹东体育馆开工修建。东北建筑设计院设计、丹东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建成后将成为拥有4000个座位的可进行多种体育比赛的一座较大型的体育场所。
5月31日,丹东金笔厂等35户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挂钩浮动包干办法,得到丹东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6月1日,市城乡建设局将市区9条街定为商业街,其中包括七经街、五经街、六纬路。
6月1日,丹东市日用化学厂生产的“舒美牌”早、午、晚霜,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
9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最北端的深水不冻良港丹东港浪头港区正式对外开放,办理国轮外贸业务,并恢复海港检疫。
1986年
5月29日,丹东市京剧院在区内人民大街举行落成典礼。
6月6日,丹东浪头港码头建成。
6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命令,丹东市所属振兴区及其他6个县区人民武装部由军队建制改为地方建制。
7月10日,丹东市培智学校——春英学校成立。7月3日在福春小学旧址举行建校典礼,有26名儿童入学。
7月29日,从日本购买的全市第一艘5000吨级货轮“丹峰”号抵靠浪头港。
7月29日,振兴区医院更名为丹东市第五医院;振兴区痔瘘医院更名为丹东市痔瘘医院。
8月18日,丹东市第一个邮政储蓄所——七经街邮政储蓄所开始营业。
8月29日,丹东剧院正式落成。
9月16日,丹东染料厂与丹东市轻化工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弱酸艳红10B,被列入化工部新产品计划。1987年正式投产,结束该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1988年4月26日,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9月29日,位于鸭绿江边的滨江游园工程竣工。10月1日对游人开放。
10月18日,丹东广播电视中心第一期工程举行落成典礼。11月23日,丹东电视台由七经街正式迁入锦江山公园东侧的广播电视中心楼。
10月30日,市科学技术馆在工业街落成。建筑面积1577.2平方米。
11月27日,丹东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粘胶厂孙玉财研制成功的碱纤维素R051型联浸压榨机上的“新型梳型刀细件”,被国家授予专利。
12月31日,振兴区文化馆举办首届全国“谜海探骊邀请赛”,并拍摄三集电视连续剧《谜林射虎》,发行全国。
12月31日,丹东市交际处与日本东光商事株式会社合资经营的鸭绿江大厦开业。
1987年
2月15日,振兴区人民武装部训练中心在铁矿沟建成。训练中心占地近13万平方米,教学楼1 000平方米,教学、训练、生活设施配套。
2月23日,批准成立丹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8月15日在振兴区五经街44号对外营业。
3月28日,振兴区花园沟北部山区改造工程开工。
4月1日,铁路丹东站新站舍正式开工修建。1989年9月30日落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2005平方米。
6月1日,在锦山大街西端设置丹东市第一台交通噪声自动显示仪。
6月23日,从美国引进的2500只种貂,安民乡丹东外贸种貂场安家落户。该场由安民乡与市外贸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联办,总投资279万元,是丹东市最大的纯种种貂生产基地。
9月15日,铁路南桥洞工程通车剪彩仪式举行。该桥由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丹东市政工程管理处承建,1986年6月1日开工,比计划提前9个半月完工。
1988年
2月25日,浪头镇中标为丹东市农村经济小特区试点乡镇。
7月8日,丹东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代表与美国“野王”公司代表在北京正式签订合资筹建辽东福美纺织有限公司合同,合同期限30年,项目总投资580万美元。公司设计年产2000吨薄型无纺布并加工成医疗用品,产品全部由该公司包销国外。
7月29日,丹东轮胎厂、中国辽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泰国阿特橡胶公司在泰国合资创办泰东合营橡胶有限公司。在国外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丹东市是第一家。
8月1日,包括鸭绿江下游浑江口到大东港之间江段和水丰溯湖、太平湾、虎山、大桥、东港5个景区在内的鸭绿江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国家重点景区。
8月15日,丹东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生产的“海燕”牌167分特/34根涤纶低弹丝“鑫羊”牌5.5分特×70毫米粘胶卷曲人造毛被国家纺织部评为部级优质产品。
8月29日,在泰国结束的1988年亚太地区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上,代表中国出赛的丹东籍运动员、市六合小市学4年级学生徐丽娜,一人独得2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并被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为国家捧回赛会所设5只奖杯中的4只。
9月16日,丹东造纸厂自行设计、安装的全国第一条全苇浆铸涂纸生产线投产。
9月29日,丹东造纸厂采用中性盐苇浆生产的胶印书刊纸即日通过省级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10月,丹东炭黑厂研制成功特用色素炭黑FMC-88。翌年6月8日,该产品通过省级鉴定。1990年6月,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同时被编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一书。
12月8日,丹东市中医院病房大楼建成。主楼11层,面积11400平方米,设病床500张,总投资973万元,规模居全国中等城市中医院之首。
12月,丹东市六道农贸大厅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12月,辽宁省第一家高碳石墨厂——丹东市振兴石墨厂,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创汇。
1989年
3月7日,“东水西调”城市改水工程拉开序幕。同年4月1日,一期工程完工。春一路至浪头间13.5公里长的地下输水干线开始输水。4月11日,二期配套工程破土动工。1990年底,城市改水工程全部竣工。
3月10日,丹(东)大(连)线地方铁路开始铺轨。同年6月30日,丹大线地方铁路前阳至东沟段铺轨竣工,机车开始试运行。
7月8日,丹东国门游乐园开工兴建。该园于1991年1月竣工对外开放。
11月11日,丹东市物价局、计量标准局授予丹东第一百货商店、丹东商场等16家为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
12月11日,丹东市华芳化妆品公司5万瓶“舒美”牌洗发香波首次发往苏联。
12月22日,在全国青少年教育系统工作“活力杯”竞赛中,振兴区少年宫获“活力杯”奖。
1990年
1月10日,丹东港(包括丹东、浪头、大东港三个港区)1989年货物吞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跨入国内中型港口行列。
1月11日,丹东电视机总厂生产的菊花牌445D型黑白电视、丹东毛绢纺织厂生产的灯牌68支柞绢纱,获1989年国家银质奖。
1月20日,丹东生物化学制药厂研制生产氨肽素片获国家银质奖。
2月,在1990年全国电子百家企业评选中,丹东市两家企业榜上有名:丹东电视机总厂以销售收入2.56亿元名列28位,丹东调谐器总厂以销售收入1.45亿元列61位。
2月17日,丹东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丹东汽车制造厂、丹东罐头厂分别被国家纺织部、机械电子部和轻工业部授予1989年度质量管理奖。
2月,第一所回族幼儿园在六道沟工业小区落成。
8月19日,全国化妆品评比会在丹东结束。丹东华芳化妆品公司获总分第一名,其中华芳牌浴后乳液和神奇洗发水被评为A级产品。
9月,国家纺织工业部电视制作中心在丹东化学纤维工业公司成立。
10月24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扩建工程奠基典礼在锦江山西麓的桃源山顶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等中央、沈阳军区、辽宁省、丹东市党政军领导和各界代表2500余人,参加奠基典礼。
12月17日,丹东造纸厂开发研制的商标原纸和招贴纸,分别被辽宁省轻工业厅评为199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12月26日,市公路中心客运站扩建工程开工,于1993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
12月30日,丹东市振兴区校办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高效节能燃气炉获国家专利。
12月,丹东射线仪器(集团)公司成立。该公司是以丹东射线仪器工业公司为核心组建的向跨省、跨国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的企业集团,被列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改造的企业。来自国家、省、市的各级领导出席公司成立典礼,全国各地259个单位来人来函来电祝贺。
199年
DD650G “黄海” 大客车首次出口苏联。
4月17日,市中医院病房楼工程获全国建筑业联合会第三届年会暨国家建设部“鲁班奖”。
7月6日,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在丹东印刷厂使用,结束该厂铅字排版的历史。
9月26日,浪头到东沟公路(疏港路)全线建成通车。公路全长22.4公里,总造价1750万元,为标准二级公路。
9月26日,安民边境贸易市场开市,是丹东市第一个边境贸易市场。
12月14日,市政府批转关于进一步规划沿江小区开发方案,明确开发范围为东起爱河水源坝外,西至浪头港,北沿江堤、二号干线、黄海路,南至鸭绿江边的沿江17公里狭长带。开发区由4个功能不同的小区组成:燕窝别墅区、商贸旅游区、月亮岛游乐区、出口加工区,总面积30.59万平方米。
12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丹东市华芳化妆品公司华芳浴后乳液再次获金奖。
1992年
1月14日,丹东市人民政府确定1992年为居民办15件实事之一改造公用井、为居民引水进户工程,在振兴区六道沟街道动工。
1月17日,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市图书馆旧馆处成立并开馆。该馆设在市图书馆旧馆址,位于区内四经街。
2月24日,丹东汽车制造厂1981年开发生产的黄海牌大客车累计生产1万辆,国内市场拥有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同类厂家之首。
5月,由丹东汽车制造厂开发的黄海DD6990H系列市级中型旅游客车正式通过省级鉴定,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至此中国不能生产高级中。型旅游客车的历史结束。
5月,市第一百货商店被列入全国百家大型零售商店行列。
9月2日,国家计委专家组在丹东造纸厂召开丹东市10万吨木浆厂项目评估会。专家们对厂址选择、水利资源、能源条件、林业资源、市场前景等进行分析。由丹东造纸厂负责筹建的丹东市10万吨木浆厂厂址选定在浪头镇胜天村,项目总投资10.4亿元。
1993年
丹东轮胎厂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院首次合作生产子午线轮胎成功。丹东市人民政府和北京橡胶院对此表示祝贺。
2月16日,丹东市合资企业—丹东璟丰林业有限公司在浪头镇举行签字仪式。代市长常义、副市长王俊莲等出席签字仪式。此家合资企业共投资350万美元,其中台方投资200万美元,合资期限30年。,
3月,位于锦江山公园2月22日破土动工的丹东锦江洞宫(利用防空工程建设的游乐场所)于“五一”对游人开放。
4月18日,民航丹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该工程按40级(国际一级)规划,一期工程投资4900万元,按41级(国际二级)建设,在原机场的基础上,延长跑道350米,扩建滑行道2600米,扩建停机坪1.56万平方米,新建联络道300米及附属配套系统,一期工程预定11月末竣工复航。
7月1日,丹东——大东港延伸地方铁路全线竣工通车。实现了我市海上运输与铁路运输的对接。
7月25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9时50分举行开馆典礼。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于1991年9月6日开工兴建,1993年7月竣工。工程建筑面积85906平方米。
1994年
1月28日,丹东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过由沈阳军区空军、民航东北管理局和丹东市大民政府共同组织的验收。代市长刘廷耀,副市长杨德群、化启庄参加验收会议。中共丹东市委、市人民政府向为机场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空军勘察设计所、沈阳空军87478部队、87356部、39533部队以及民航东北管理局、民航丹东站赠送锦旗。3月16日,丹东机场正式复航。改扩建后的丹东机场,在通讯、导航及灯光等设施上跨人现代化机场行列,具备开通国际航班的条件,可全天候起降波音七三七、麦道八ニ、图一五等大中型客机。
1月31日,国家医药管理局通过丹东鸭绿江制药厂皮下埋植避孕药项目。
9月26日,东起丹东经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至山海关的沿海大通道,丹东至黄土坎段73公里改扩建工程竣工。此项工程始建于1992年4月。丹东至东港段由9米宽扩展到15米宽,东港至黄土坎段由9米宽拓展到12米宽。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
9月,振兴区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振兴区副区长吕宗泽参加全国表彰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2月2日,丹东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线电视中心大楼交付使用。
12月28日,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向丹东市捐款50万元港币,支援改建丹东市白房小学。
12月,丹东市振兴区临江机械厂塑片式抄纸机圆网获辽宁省国家专利金杯奖。1995年3月,该产品又获国家10年科技专利成果金奖。
1995年
5月10日,中国建设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从意大利购进10台ATM自动柜员机到位并安装试运转,开丹东金融系统自动柜员机应用先河。
6月16日,由丹东市第二医院创办的全市第一家“流动医院”,是日开始为患者服务。“流动医院”由20余名专家及医院骨干组成,配备较齐全的药品、器材,患者在家就可以得到治疗和护理。
6月,振兴区委、区政府抽调区机关四分之一干部,组成10个为企业解困服务队,离岗3个月分两批区内5户亏损企业。调研帮扶,年底3户扭亏,2户减亏。
11月2日,位于振兴区内春三路的丹东市第十五中学教学楼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7168平方米,投资600万元。
12月,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95辽宁省著名商标认定结果”。在辽宁省50件著名商品中,丹东海华应用技术开发公司“海华”治疗仪榜上有名。
12月,国家农业部中小农具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丹东市钢锹厂生产的“海豹”牌机制钢锹进行随机性国家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综合评价,该产品质量名列全国同类产品第一。
1996年
5月3日,《中国电子报》刊载,丹东东宝电器(集团)总公司、丹东菊花电器集团分别以总销量8亿多元和3.4亿多元被列入“中国1996年度电子百强企业”。
9月1日,由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捐资80万港币兴建的丹东市逸夫教学楼,在第十九中学动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丹东市分行在振兴区11纬路13号成立。
1997年
1月8日,“百队秧歌闹新春” 活动开始,市区各主要街道锣鼓喧天,有舞龙、高跷、秧歌及伞舞、满族舞、圆鼓舞、彩绸舞、新疆舞、花篮舞等尽情表演。
3月20日,大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丹东证券交易营业部在锦山大街营业。
6月10日,丹东市锦江山公园的“火球”杜鹃花,被全国第三届杜鹃花展览会(苏州)评为一等奖,另有两种分别获二、三等奖。同时,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四届花卉博览会上,丹东杜鹃获盆花组金奖、银奖。中国杜鹃花协会决定把丹东列为杜鹃花生产首选基地。
6月28日,由丹东海华公司资助30万元,振兴区投资100万元建成的海华小学新校舍落成典礼在该校院内举行。
7月2日,锦江山公园“回归阁”新景点奠基。该阁为纪念香港回归而设,重檐八角攒尖结构,彩绘香港八景。
9月5日,3500平方米的丹东市档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10月14日,丹东罐头食品厂 ”锦江山“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是丹东继“海华” “康齿灵”之后的第三件辽宁省著名商标。
12月12日,丹东市第一条千吨级坞道在丹东航道处船厂建成并投产,结束丹东不能维修千吨级船舶的历史。
1998年
5月8日,五大班子领导参加对振兴区727户1590人符合保障条件的区内居民首次发放保障金活动。
7月26日,丹东一韩国仁川客货班轮航线开通,航程233海里,航行17小时,首航为“东方明珠”号豪华客货轮,船长119.9米,载重1.1万吨,容纳400余人,标准集装箱110个。丹东港成为辽宁省第二家客货直航韩国港口。
8月,振兴区政府开始为区内70周岁以上(含70岁)老人办理高龄老人优待证,老年人持证可以免费游览公园,免费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免费进入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和收费公厕,免费乘坐丹东市内公共汽车(1、2、3路)。开始为户籍在区内的100周岁(含10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长寿补助金80元(2003年,提到100元)。
1999年
1月29日,丹东菊花电器(集团)公司与天津天大天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发展高科技产业签字仪式。合同规定两公司合作后、成立丹东天大天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公司将现有的电子监控系统软件、彩色显示器及PC机等产品移植丹东,同时开发生产数字电视机顶置盒等产品。
2月1日,丹东市内开始统安装、管理楼道灯。为此,丹东市堤坝路灯管理所成立楼道灯安裝管理科,对居民楼实行楼道灯安裝、管理、养护、维修一条龙服务,并设立24小时值班公开电话。
4月1日,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市妇幼保健院合并,实现保健与医疗的有机结合,形成丹东地区妇女儿童保健临床医疗中心。
6月6日,即日起两年内,由丹东开往长春的604次列车,又多个新称谓“康齿灵号”。这是丹东康齿灵牙有限公司自改制以来为开拓市场采取的一个新举措。
6月20日,由北京中教房地产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在鸭绿江畔开发建设的“欧洲花园”举行奠基仪式。占地65888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计45幢433套高级住宅,设计全部采用欧美名师杰作。
8月31日,由锦江制药厂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妥必来”,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原料药和片剂两个新药证书,并投产上市,填补国内空白。
9月6日,丹东市“豆奶工程”启动。该工程是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在中小学实施“大豆计划”的部署而建立的,振兴区天奇食品厂为指定生产厂家。该厂投资2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瞬间超高温灭菌全自动不锈钢封闭生产线,可保证豆奶的新鲜口味和营养,日产5万袋,供中小学生需求。
12月28日,市妇女儿童医院设立的 ”妈妈热线“开通,通过热线电话6177000咨询育儿知识。
2000年
2月19日,市堤坝路灯管理所在市区十纬路、九纬路、七经街、六纬路部分路段两侧悬挂420盏大红灯笼,为元宵佳节增添美景。
11月23日,丹东水产品批发市场开业。市场位于青年大街水产公司院内,占地1.15万平方米,配置一座560吨冷库和一座800吨备用冷库,全封闭交易大厅2000平方米,设各种排床180个,市场四周建有门市房45间(每间20平方米,可根据业户需要添置保鲜柜和建造活鱼池)。该市场为丹东市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辐射辽宁,面向全国。
2001年
1月20日,丹东市首家花卉市场开业。该市场是在市政府和振兴区政府扶持下,利用原中国机电公司丹东分公司闲置的办公楼建立起来的,占地2000多平方米。
4月24日,《中国经营报》公布中外牙膏九大品牌在全国消费者中的调查,其中核心内容“牙膏品牌使用习惯和忠诚度”的排名,丹东康齿灵列第一名。
6月11日,中宣部公布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丹东鸭绿江断桥名列其中。
7月8日,丹东市支持“北京申奥"万人签名活动在青年广场举行。同时举行大型健身表演,并为“北京申奥祝福语”征集活动获奖者颁奖。
9月3日,丹东最大的豪华游船“鸭绿江”号在鸭绿江下水首航。该船由丹东铁道国际旅行社购进,造价160万元,长29.8米,宽6米,载客134人,时速10节。
9月9日,在广东省顺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振兴区花园街道参战的杜鹃花展品获1金2银3铜。
11月24日,丹东未来外国语培训学校成立。该校设于锦江山东侧的海华公司楼内,由私人创办,聘请国外英语教育专家,采取互动式交际教学法,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数家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主要培训学生、公务员及出国留学人员等。
11月28日,新辟26路公交车开通。始发欧洲花园,途经冠星中学、工业街、民主桥、十九中学、永昌市场、兴三路、站前、中医院、六纬路、鸭绿江公园、十三中学、十号坝门、第一医院、老天样大药房、聚宝街、宝山市场、虹桥小区、零号坝门,终点到达江盈花园。线路全长8.5公里。早班车6点20分始发,未班车为18点30分。间隔8至10分。票价1元。
11月28日,下午2时,丹东市大型超市商场“乐购”开业。“乐购”是市意达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与鼎新国际集团的合作项目,为鼎新国际集团在大陆开办的10家连锁店之一,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
2002年
1月18日,“特困职工就医救助活动”启动。即日起,市总工会、振兴区医院联合推出特困职工免费接送车;特困职工凭证在振兴区医院就医免收门诊挂号费、诊察费,各种药费减10%,手术费、住院床费、处置费等多项费用按国家规定救治减50%。
9月1日,万隆体育场交付使用。场址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广场。新体育场占地2.26万平方米,全塑胶铺就的场地,镶嵌红色跑道,四角为硕大“足球”雕塑,能容纳近万名观众。姜作勇、孙忠忱等市领导为万隆体育场揭幕。
9月9日,站前广场经过4个多月的建设,是日竣工。站前广场改造工程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比原来扩大1倍),总投资达5500多万元,由沈阳绿野建筑景观环境设计公司、丹东市政工程处、四川内江水景喷泉研究所等10余个单位参与设计、施工和监理。广场以圆形雕塑喷泉广场为中心,中心直径8米的不锈钢塑,犹如璀璨的珍珠,雕塑外表以鸭绿江源头长白天池为起点,反映鸭绿江流域重点风光的浮雕,并可以打开形成莲花瓣。花芯是以丹东市树银杏为标志的转动雕塑和集束喷泉。喷水高度达35米,圆形雕塑喷泉广场两侧是各60米的瀑布长廊,长廊各有20根体现东方建筑风格的龙凤云水和反映丹东八大风景名胜的青石雕柱,与广场中心的圆形雕塑相呼应。广场四周环绕草坪和银杏树,广场上有3盏高杆灯、6盏柱形灯、2盏鸭绿江涌泉灯及各种装饰灯、音乐喷泉,使站前广场夜景夺目。
9月10日,中国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大型文艺晚会《望丹东》,在新落成的万隆体育场举行。中外来宾和各界群众万余人观看17时35分至23时的演出。
12月6日,从2002年1月取缔福春马路市场至今,丹东市城区内21处早市和马路市场全部实现进厅经营,清还道路面积22万平方米。
2003年
1月1日,年初,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爆发。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振兴区各界参与开展“非典”疫情排查防控工作,振兴区没有疫情发生。
1月1日,即日至2月末止,丹东市开始为市区内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并为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办理住院医疗保险。四五万失业人员同在职的机关、企事业城镇职工一样,可以享受住院医疗保险。
4月2日,马市水源一期工程从零号坝门至鸭绿江断桥2.8公里长、管径为1.4米的输水管线开始铺设。丹东市水资源相对丰富,由于供水工程欠缺,供水能力明显不足。目前,丹东市供水能力为每天38.78万立方米。据预测,2005年需水量为每天47.68万立方米,2010年需水量为每天54.14万立方米。工程全部竣工后,供水能力每天将达57.78万立方米。
4月15日,根据省渔业发展“倍增计划”,丹东构建鸭绿江流域渔业经济开发带,形成“三库、一区、多点”发爬格局。“三库”,即三大水库。太平哨水库側重、鲢鱼、鳙鱼、鲤鱼等大规格鱼种放养和冷水鱼类网箱养殖;水丰水库以池沼公鱼、大银鱼增殖和网箱养殖为主,开发拦网养鱼;太平湾水库以小网箱名优品种养殖和休闲渔业为主,在其上游江口到铁路桥段2000多亩水域开展冷水鱼类网箱养殖。“一区”,即太平湾电站坝以下,到入海口80公里水域。重点开发香鱼、银鱼、河蟹、河豚、松江鲈鱼等经济种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多点”,就是把境内鸭绿江流域附近的河流、小水库、池塘等合理开发利用,使增养殖、加工、市场建设及鱼种生产、渔用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把丹东市建成淡水加工和出口基地。
9月12日,中朝友谊桥“新装”亮相。修葺一新的中朝友道桥正式交付使用,比预期提前一个半月时间。工程于6月5日开工建设,共6孔,长569.9米。公路桥面的承重能力由原来的10吨升至20吨,通关能力和通关速度大幅提升。本次大修是26年来的第一次大修。
9月28日,丹东市建国以来最大的环境建设项目—— 滨江路改建工程于“十一”前竣工,该工程自2月19日开始时拆迁到竣工,历时不到8个月时间。此次政造工作涉及到滨江路路段(鸭绿江断桥至海警二支队)1.4公里长、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范围,总投资达1.3亿元。
10月22日,16时, “绿都”号 集装箱班轮缓缓驶离大东港,首航韩国仁川。这标志着丹东一一韩国仁川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至此,丹东港共开通6条国际、国内班轮航线。
11月26日,取消城区和近郊各医院(含驻军、铁路和企业医院)的太平间,同时市殡仪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12月31日,25辆外型美观的6路无人售票车上线运营。票价1元。日营运班次166个,较以前增加33个。车辆的运营间隔时间也有所缩短,高峰时由原先的6分钟缩短为4分钟,平峰时由原先的8分钟缩短为6分钟。6路无人售票车发车采取起始站(珍珠泡站)和终点站(福春桥站)对发的形式,珍珠泡站首班车为5:30,末班车为20:00;福春桥站首班车为5:50,末班车为20:40。
2003年振兴区卫生系统全力以赴预防与控制非典型肺炎,抗击非典疫情。
2004年
3月28日,在丹东市浪头镇瓦房村丹东万通焦化工程开工。由民营企业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方达选煤有限公司与辽宁天奇选煤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2亿元的万通焦化工程,是丹东市利用民营资本兴建城市基础设施性工程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将于2004年12月20目试运行,2005年1月正式运营,可产焦碳30万吨,日外供煤气20万立方米。
5月12日,继续改造的花园河工程开工。全长2400米的花园河改造总工程量175974立方米,沿河道修建防护堤2600米,河底宽度20米,以浆砌石重力式防洪墙为主,设有翻板闸1座,堤坝有6米宽人行道。预计汛期前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5月13日,由克隆集团等6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400万元实施的9条街巷路改造工程,日前陆续开工。由企业出资改造城市街路,这在丹东市尚属首次。这9条路段改造分工:克隆集团承担的是县前街至崇建后街博阳学校门前路段,崇建后街坝岗至新安步行街路段,坝岗街县前至锦山大街路段,十经街二纬路至坝岗街路段;洁尔美集团承担的是财神庙街四道口至县前路段;华澳鸭绿江啤酒集团承担的是九道街至厂区北门路段;辽宁鸿利集团承担的是三经街江城大街至十一纬路路段;东发集团承担的是兴东街公安街至江城大街路段;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承担的是曙光路燕窝至珍珠街路段。
5月21日,由朝鲜客运公司和中国旅游公司共同合作,正式开通丹东至平壤的第一条定期运营长途汽车路线,运营路线全长220公里。除周末外,朝、中双方每天都将安排长途汽车运营。
5月30日,白山金银珠宝有限公司和澳门兴源集团租赁丹东“一百”正式签约。投入4000万元,对“一百”进行改建和扩建,在原有1.3万米的基础上,再扩建1万平方米,使之成为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大型商厦,可安置1000人就业。
9月1日,与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共同举办《欢聚一堂》特别节目一一大型文艺晚会,在丹东网通体育馆举行。通过《望丹东》《日出丹东》《丹东谣》《逛丹东》《丹东圆舞曲》等节目,讴歌丹东人文历史,秀美风光;展示江城的沧桑巨变。
9月8日,在丹东网通体育馆举行仪式,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毽球协会授予丹东市的“全国毽球城”牌匾。全市参加毽球运动的群众约50万人。
10月13日,三号干线回迁工程最后四栋楼封顶,标志着整个回迁工程14栋楼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住宅4万平方米,安置居民600多户。
12月22日,丹东市中心医院挂牌。该院前身为丹东市第二医院,始建于1946年,1996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丹东地区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998年被卫生部指定为丹东地区性一一家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2000年市政府决定以第二医院为基础,筹建丹东市中心医院,并投入2000多万元。同时该院采取“对内挖潜,对外联合的经营策略,取得快速发展。医院拥有总资产1.5亿元,医疗用房3.5万平方米,床位583张,拥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40余台套。”
12月,振兴区政府争取国家民委“兴边富民”专项资金30万元,并从2005年逐年递增。
12月,中国银行股份金山大街60号挂牌。
2004,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振兴区三经街挂牌。
2005年
1月12日,丹东“家世界”六纬路店开业,这是“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在丹东开设的第一家分店。该店经营面积1万平方米,商品种类2.7万个,供货商500多家,吸纳就业人员700多人。
2月5日,万通焦化厂在浪头镇建成投产,并于当日向城市煤气管网供气。
5月10日,在2005年北京奥运公交集团招标车辆展示会上,丹东“黄海”汽车以956辆整车、100辆底盘、超过5亿元的销售签单,荣获北京奥运公交车竞标“状元”。
7月27日,帽盔山街道红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
7月27日,市政府决定:调整丹东市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由300元调整为400元;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由260元调整为400元;东港市、凤城城市、宽甸县由230元调整为350元。
11月17日,由60人组成的丹东市首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在振兴区头道街道办事处成立。
2005年,抽调30余名干部,组成13个企业改制推进组,对振兴区69户企业进行改制推进工作。
2019年
1月25日,振兴区税务局办税大厅自助办税机投入使用。
4月18日,区委书记栾春新参加安东老街大街区建设项目举行启动暨签约仪式,有5家国内知名企业进行现场签约。安东老街大街区二期项目总规划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
5月10日,辽宁地区首例刑事缺席审判案件,在振兴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5月,投资3100万元新建的丹东市海华小学,面积为9189.03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体育馆工程竣工。
7月1日,振兴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
8月20日,振兴区卫健局邀请中国老龄协会信息中心、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到振兴区考察调研,推进区级医联体建设以及“互联网+医疗”平台搭建。
8月27日,“祖国在我心中”—振兴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在锦江山公园举行。
9月11日,在安东老街举办“以非遗文化”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非遗作品展,共展出剪纸、羽毛画、葫芦烙画、玉米叶画4个非遗项目。
9月,振兴区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
10月24日,振兴区医院挂牌为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