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事记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大连瓦房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大连瓦房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2021-06-25 来源:中共瓦房店市委宣传部】

1978年6月,瓦房店火车站候车室竣工使用,游原来的265平方米扩大为2749平方米。

1978年,复县第一家电梯厂在得利寺建成投产。

1979年12月,复县实现村村通电。

1979年,复县城乡陆续开放集市贸易,到1985年各类集市达到47处。

1980年,复县推行蚕场培土压盘法,获辽宁省技术改进二等奖。

1980年,城八公路(城子疃—八岔沟)升级为省级公路。

1981年3月,复县革委会改称复县人民政府。

1981年,横山公社人工养殖海参成功,建有330立方米水体海参育苗室(系小箱)。

1982年12月,瓦房店镇内电话改为自动拨号。

1982年,蔬菜产区推广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经验。

1983年1月,落实中央1号文件,在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水利部门利用龙门温泉繁殖鱼苗成功。

1983年,水产业实行承包责任制,集体渔网作价归户经营。

1984年6月,复县妇产医院成立,设病床135张,有医护人员157名。

1984年10月,经大连市验收,复县提前一年普及小学教育。

1984年,全县粮豆总产量超4亿公斤,是历史上最高年产。

1984年,推广水稻旱种新技术,471亩水稻旱种获得丰收,最高亩产647公斤。

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函字(1985)10号文件批复,撤销复县,设立瓦房店市(县级),以复县的行政区域为瓦房店市的行政区域。

1985年7月,瓦房店市西山体育场建成使用,可容纳2.5万名观众。

1985年,水产品价格放开,全部实行议价购销。

1986年4月,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瓦房店市委国家果品生产基地。

1986年8月,瓦房店市被评为国家环境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1986年11月,瓦房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

1987年5月1日,瓦房店人民广播电台中波台(有线)开播,发射功率1千瓦。频率1323千兆。

1987年,瓦房店市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1988年1月,“引松入瓦”第一期水源工程开闸送水,二期、三期工程分别于1992年8月、2003年9月竣工,总投资1.28亿元。

1988年4月,国务院批准瓦房店市委全国沿海经济开发区。

1988年12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瓦房店电视台试播。

1989年11月,东岗乡建成乡办盐场,面积385公顷,为大连市最大的民办盐场。

1990年10月,农业部确定本市为全国利木赞肉牛繁育基地。

1990年11月,瓦房店集贸大厦竣工开业,占地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

1991年4月,全国北方地区科技人员再瓦房店召开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现场会。该技术由岗店街道瓦房村村民李永群研发,1992年获辽宁省星火科技一等奖,并在全国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

1991年7月,瓦房店煤气工程竣工送气,首批6300户。工程于1988年3月开工,总投资2500万元,总设计能力日产煤气4.5万立方米,热值3500大卡,可供城区1.52万户居民使用。

1992年7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本市列全国农业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第68位。此次评比位第三届,首届列58位,第二届列85位。

1992年10月,大连阿罗斯鲟鱼养殖公司在胜利乡成立。次年5月,从俄罗斯引进鲟鱼卵孵化并获得成功,年产达10万千克。国家农业部誉称“中国鲟鱼之乡”,列为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项目。

1993年4月,瓦房店市图书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投资630万元,藏书近7万册。

1993年,瓦房店市列辽宁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第2名,老虎屯、岗店、炮台、横山、祝华名列百强乡镇(街道)。

1994年2月,国家体改委确定本市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

1995年,瓦房店市被国家建设部评为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市)级单位。

1995年,市公安局“110”报警系统开通。

1996年7月,东风水库通过国家验收,举行竣工典礼。

1996年,省政府授予岗店街道发展乡镇企业百强称号。

1997年,启动回头河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开始整治全长9.8千米河道,截流污水入封管道排放。

1998年8月,经辽宁省林业厅批准,大连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正式成立。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海岸线13.6公里,森林覆盖率39.2%。

1999年7月,复州城镇被列为全国综合试点镇。

1999年8月,县级公路许蔡线全面建成通车,在大连北三市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

2000年8月,五一路公铁立交桥开工,是辽宁省县级市最大的一座上跨式公铁立交桥。

2000年,瓦房店市获全国造林绿化现金集体称号,森林覆盖率31%。

2001年5月,永青公路建成,长35.61公里,总造价5000余万元。

2001年仙浴湾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全国首批AAA旅游景区。

2002年1月,辽宁省文化厅决定将辽南戏更名为辽剧,填补辽宁省省剧空白。

2003年,抗击非典全市无一病例。

2003年9月,“引松入瓦”第三期水源工程竣工,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

2004年10月,经国家爱卫办验收,老虎屯镇获得“国家卫生镇”称号。

2004年,投资1.64亿元,改造新建校舍21.7万平方米。

2005年1月,新建瓦房店中心客运站新站,投资2600万元。

2005年11月,农村电网两期改造工程竣工,投资1.6亿元。

2006年1月,本市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免学杂费、课本费),7.3万名学生享受免费待遇,免除资金3285万元。

2006年12月,瓦房店市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县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7年1月,瓦房店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市,成为东北地区县级首家卫生城市。

2007年6月,复州城镇列为辽宁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2007年8月,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2007年12月,瓦房店市被中国机械联合会授予中国轴承之都称号。

2008年8月,60万平方米的瓦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