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设小祁家公社。
1983年11月,撤小祁家公社建祁家乡。
1994年11月,祁家乡撤乡建镇,属太子河区。
1997年,以繁荣路两侧为重点,建设商业一条街,实施“兴三”战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2004年,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禾盛农场、百汇龙田农业科技示范场和方双村套种香菇等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有了明显的显现,农民的收入较之去年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2006年,全镇共铺设自来水管道2500米、改厕180户。新建1600平方米小学教学楼一座,全镇共安装路灯173盏。绿化8800延米,植树栽花2万余株。新修黑色路面2.6公里,新修水泥路800平方米。新打机电井4眼,扩大水浇地面积1000亩,完成农建土石方56万立方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西兰花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出口青毛豆300亩,细莘等中草药100亩,引种试验美国甜玉米并获得成功。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次,共培训人员8000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0项,印发科技资料8000余份,发放百姓科技报40份。在9个村建立了农业科技联系网络,全镇科技联系户达205户。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新购进484型机车一台、水稻抛秧机7台、大型玉米播种机2台。
2008年,新增重点项目可达8个,投资总额5亿元。新增1500亩西甜瓜和400亩冬瓜,试验推广稻田养蟹50亩,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500余万元,其中修建石蛤路280万元,八中维修教学楼及操场130万元,方双、小祁家小学操场改造90余万元。
2009年,开发区内剥离土地500多亩用于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有利地推进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建温室小区100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安装路灯200盏;窦双树村新建自来水净化站一座,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5000米;新建唐庄子小学教学楼一栋;新建镇、村文化活动室2处、文化广场1处。在繁荣路西段投资120万元建筑一所面积1580平方米的镇卫生院。为贫困户建房11所,维修5所,投入资金30多万元。在水泉村新建秸秆汽化站一座,可实现供气400户;杨林子村建成大中型沼气池一座。全年共植树8000余株,栽花2万余株,铺草坪1200平方米,绿化镇村两级公路12公里。
2010年,繁荣路两侧面貌有所改观。共取缔和迁移修理厂、洗车厂20个;关停和责令迁移废品收购站10个;停业取缔铆焊加工点5个,限期迁移2个;停业取缔建材经销点3个,棉花加工部1个,煤场3个。拆除违建房屋788平米,广告牌匾41块,围墙75延米。建设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和回迁安置楼,并配套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保险、餐饮服务业。完成近8000米的三支水田渠道防渗工程,在建设施农业小区150亩。
2011年,动迁419户,民宅已动迁356户、企业已动迁63户,并有7个地块的动拆迁工作基本结束。繁荣路整治工作效果明显,绿化18000平方米,栽树1460棵,铺设柏油路面25000平方米,砌围墙400米,砌门楼51个,安装大门47个,粉饰墙体28000平方米。
2012年,为15户农村贫困户修建房屋。
2013年,帮助农户成功注册5个家庭农场,注册了紫丁葡萄和亿亩地两个农产品品牌。投资949万元完成了2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我镇农村6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启动滴灌节水工程,铺设灌溉管道5997米。
2014年,在小祁家、方双树、窦双树、蛤蜊河等6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共计90盏。实现102线公汽的开通,方便了我镇水泉村、唐庄子村村民的出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和信访大厅正式投入使用,民政、新农合、公安户籍等8个部门进驻。开办广场舞培训班,共计210名村民接受了广场舞培训。
2015年,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新建垃圾收集池80多个。
对100户农村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统一规范改造。新安装94盏路灯。在村级推广实施“天眼工程”,投资20多万元,率先在窦双树村、方双树村、唐庄子村、朝光村重要地段安装了视频摄像头40余个。
2018年,全镇土地流转6900亩;对云霄街全线、石蛤线及凌云街部分地段进行了彻底整治,沿线绿化近5000平,并在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打击垃圾乱排乱倒行为,实现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气代煤工程全面实施。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无障碍改造16户,发放辅助器具20件。
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 15户,已全部通过验收。“厕所革命”开始启动,在唐庄子村和水泉村建立3户农村改厕样板户。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
2020年,实现秸秆回收全覆盖。共完成改厕596座,治理“散乱污”企业15家;镇内21家畜禽养殖户粪污收集池改造全部完成。重新启动杨林子村和石桥子村重点地段的棚改征收工作,全年完成协议征收9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