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大事记
永甸社区:
2004年4月,永甸社区成立。
2014年10月1日,在永甸镇广场举行庆祝建国65年大型文艺文化晚会。
2017年4月,扩建社区党员活动室802平方米,完成永甸社区县级党员活动站建设。
2019年4月,挂牌成立永甸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2020年7月,永甸社区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上趟子村:
2016年
7月1日市委组织部上趟子村争取资金140万建设羊场,占地6667平方,养羊500只。
2017年
5月1日,争取扶贫资金35万建设光伏发电35千瓦,设立贫困户公益岗,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9月1日,争取资金76万元修建2000㎡广场丰富村民娱乐文化生活。
2018年
10月15日,争取资金为上趟子村1至8组安装156盏路灯,方便百姓出行。
2020年
10月2日,争取资金21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1组、3组、4组、5组、7组、8组地边,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村民财产安全。
窑场村:
1999年
1999年,实施二轮土地承包。
2006年
2006年,实行林权制度改革。
2014年
2014年秋,中组部领导到窑场村检查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情况。
2017年
2017年,进行土地确权。
2017年,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窑场村“贫困村”摘帽。
永甸村:
1998年
1998年11月,二轮土地发包,承包期为30年。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2007年
2007年7月,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2015年
2015年7月,在县发改委和移民局征求资金150万余元,给永甸村13组、14组修路,给近500名村民提供了出行便利。
2017年
2017年12月,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综合施策;全村一举脱贫,“贫困村”摘帽,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019年
2019年9月,永甸镇永甸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始投入使用,总投入资金175.9万元,主体办公楼369平方米,该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图书室、综合活动室、书记室、主任室、卫生室、电子阅览室等,改善了永甸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了便民服务的综合能力。
碑沟村:
1987年
1987年9月,永甸镇碑沟村10.5公里村级公路通车运营,结束了碑沟村不通公路的历史,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1995年
1995年,碑沟村400余平方米的办公楼建成,大大改善了碑沟村委会的办公条件。
2007年
2007年,碑沟村15个村民组全部完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2017年
2015-2017年碑沟村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完成,全村90余户险房险户全面新建改造。
2020年
2019-2020年,完成了库区南岸7、8、15三个村民组8.5公里黑色路面新建改造,解决了三个村民组200余人安全出行问题。
军民村:
2013年
2013年9月29日,358平方军民村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楼建成。
2016年
2016年10月,壮大村集体收入项目3500平方综合养殖场建成。
2016年12月,成立“宽甸军民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促使军民村74户135人,当年全部脱贫,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贫困村”摘帽。
2017年
2017年,完成全村组路硬化工程,全村六个村民小组全部通柏油路,共计12公里,并安装100盏路灯。
2019年
2019年10月,投资100万元,修建五组边沟320米、美化围墙200米、修建300平方高标准小广场和50平方文化大舞台,军民村被辽宁省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磙子沟村:
1981年
1981年3月1日,土地发包到户。
1998年
1998年10月1日,有线电视全村入户。
2019年
2019年9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权。
2019年11月15日,建设村集体经济蓝莓大棚2栋,年收益6万元。
2020年
2020年12月,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红旗村:
1983年
1983年,进行了第一轮土地发包,家庭联产成包责任制开始了,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我村的小康之路开始了。
1998年
1998年,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第二轮土地发包,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30年不变。
2014年
2014年初,开始统计贫困户,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为贫困户建档立卡。
2019年
争取发改资金134.21万元,完成红旗村道路工程,硬化改造道路2.6公里,板桥一座,涵洞6道。
2020年
2020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幸福村:
2014年
2014年,幸福村八组硬化水泥路面2.2公里,方便了八组村民的出行。
2015年
2015年,建成240平方米幸福村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楼。
2018年
2018年,建设村集体产业光伏发电35千瓦。
2019年
2018年---2019年争取贫困村产业项目资金85万元,建设温室蓝莓大棚两栋,共计3亩地,1400株。
2020年
2020年,完成村文化广场硬化工程,方便了群众休闲娱乐。
坦甸村:
1983年
1983年,进行了第一轮土地发包,家庭联产成包责任制开始了,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我村的小康之路开始了。
2007年
2007年我村进行了全方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了林地提高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018年
2018年,成立高钙菜种植合作社,种植高钙菜620亩。
2019年
2019年,修建护河拔12000米,解决了汛期长期困扰百姓的水灾问题。
2020年
2020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太平村:
1983年
1983年,进行第一轮土地发包,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户户有地种,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2007年
2007年,进行了全方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使24000亩林地分发到每家每户,大大提高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015年
2015年,完成了村路硬化约8公里,使坑洼路、土路等情况得到很好地改善,解决了农民难出行,出行难的问题。
2020年
2020年,修建护河坝约5公里,解决了汛期长期困扰百姓的水灾问题;同年我村也完成了村路主干道100盏路灯的安装,进一步优化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2020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湾沟村:
2014年
2014年5月19日,320平方湾沟村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楼建成。
2018年
2018年7月,湾沟村永和果蔬合作社成立,占地93亩,合作社采用企业投资建档立卡户入股分红的模式经营,栽种蓝莓,带动本村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
2019年
2019年10月,投资100万元,修建休闲文体广场2000多平方,修建文化墙200多米,广场绿化树木300余株,广场配备路灯30多盏。被辽宁省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0年
2020年,完成全村组路硬化工程,全村十一个村民小组全部通柏油路和水泥路,共计31公里,并安装260盏路灯。
2020年底,建档立卡户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牛皮闸村:
1982年
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98年
1998年,第一轮土地合同承包,稳定了民心,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1985年
1985年,公交车入驻牛皮闸,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
2006年
2006年,村村通工程,板油路面完成,更加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解决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现象。
2015年
2015年,村部办公楼建成使用,解决了村两委办公夏季漏雨冬季漏风问题,改善了办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