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甜水镇大台子村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重大活动,重要成果。
1949年4月21日,成立辽西省,盘山县由辽南专属归辽西省管辖,本村归羊圈子三区管辖。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冬季,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成立“冬季农民速成识字班“夜校。
1950年4月,开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5月,开展镇压反革命宣传活动。
1951年5月,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三年到一九五三年取得全面胜利。12月,全县人民响应盘山县抗美援朝号召,捐献飞机大炮。自四月一日起全国通用人民币。
1952年,全县开展反对“细菌战”运动。开展“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
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大台子小学校成立(在老靖家大院),学生120名,两个班级,教师吴保良、李在军。
1953年初,开展普选,民主选举产生大台子村行政机构。归胡家二区管辖。
1954年8月,辽西省(锦州)和辽东省(丹东)二省合并成立辽宁省。盘山县归辽宁省管辖。棉布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
1955年,盘山县划分六个区,两个镇,归胡家管辖。10月1日,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农产品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本村成立“红光”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大台子乡。3月,乡、社干部参加盘山县组织的学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杜示范章程》。是年秋,迅速掀起办社高潮。小台子民生社和大台子红光社合并为“红光”生产合作社。
1957年6月,撒销红光社,成立大台子作业区,成立大乡,一乡一社,大台子乡与公兴乡,甜水乡合并成立甜水乡。
1958年5月,中共盘山县委贯彻中共八大会议精神,在全国宣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高潮“深翻” 。10月,大搞军事化运动,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实行全民皆兵,劳动力按“营、连、排”组织生产劳动。11月1日,中共盘山县委决定:将胡家、甜水、太平三个乡合并为东风人民公社,社址在胡家。作业区改为生产大队。大台子小台子成立大台子生产大队。是年,举全县之力在西沙河下游修青年水库,当年建成。
1959年10月,全县城乡庆祝建国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盘山县委发出“低标准,瓜菜代,节约粮食度荒年”的号召。
1961年,东风人民公社划分为三个人民社即:胡家、甜水、太平三个人民公社,甜水公社社址在孙家大队(甜水公社党委书记吕荣周)。生产队推行“三包”(包工,包产,包费用)“四固定”(定土地,定人员,定车马,定农具)的经营管理经验。
1962年1月,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中共中央决定,开展甄别工作,对一九五八年以来在整党、整团、整社、拨白旗、反右倾,“三反”“落改”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受批判,处分的党员、干部、群众问题进行甄别,错的予以纠正。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运动。
9月,按盘山县统一部著,开展清工分、清财务、清账目的“三清一查”工作。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决定》。
1964年,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活动。经甜水公社党委决定:小台子从大台子大队分出成立小台子大队,共四个生产队。
1966年,5月16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五一六”通知精神,随之各群众造反组织纷纷成立。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破四旧(破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本大队成立文革组织。
1967年,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人人戴毛主席像章,手拿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是年由王德生、陈德民、陈宝全负责筹集资金,申请,批复,采购物资。经由半年多的办电工作,年底全大队终于通电,电灯亮了,成立了粮米加工厂,结束了点煤油灯,用碾磨的历史。
1968年3月,传达毛泽东主席在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去”成立“合作医疗”。大台子大队革委会成立。10月5日,按毛主席“五七”指示省委省政府广大干部响应,毛主席号召成立:“105”干校,后改为”五七“干校,来本村的是,化工连(省化工厂),有色连(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设计连(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设计院)。是年,原盘山--羊圈子公路(土路)改修成上水总干。修建上水总干--胜利塘引水干线。
1969年,成立国营“五七”农场(甜水公社,胡家公社合并)。公社社员转为农业工人。大搞水利工程建设引辽河水种植水稻,开发南大洼子种植水稻。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
1970年1月16日,经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盘山区。7月25日,盘锦垦区改为盘锦地区。是年,建大队部二十间。响应毛主席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旅大市、旅顺口区知识青年来到本村。
1971年,沟帮子至海城铁路建成通成(一九七〇年三月二十二日开工历时十三个月至一九七一年五月一日竣工)七月一日正式通车。10月,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事件”的文件。
1972年,成立甜水农场,场部设在孙家村305国道北侧。是年,第二生产队打出第一口盐水井,结束了苇塘晒盐历史,在村周边打盐井晒制井盐。
1973年,“批林批孔”、批大儒、“批克已复礼”、批黑线回潮活动。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中在海城县岔沟公社,波及本禁,村民搭棚过冬。11月,盘锦地区与营口市合并,盘山区改为盘山县,归营口市领导。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人民沉痛悼念。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人民沉痛悼念。7月28日,清晨三时四十二分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本境有震感。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本大队设灵堂,人民沉痛悼念,人民领袖毛泽东,国而忘家,一生为民,人民救星,人民永远怀念。
1977年,甜石公路建成通车(甜水--石新)从本境通过。
1978年,是年8月成立甜水第二中学,班级6个,学生221人,教职工21人,校长:李升荣。
1980年,盘山县“革命委员会”改为盘山县人民政府。甜水农场革命委员会改为甜水农场管理委员会。
1981年,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活动。
1982年,一冬无雪雨,严重干旱,当年绝产绝收。7月1日开始第三次人口普查。甜石公路铺柏油路面。
1983年,生产队解体。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分田到户,生产队物资分给个人。
1984年8月1日,根据盘山县人民政府(52号)文件精神,成立甜水乡人民政府。
是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大台子村和田水河子村合并。8月18日,盘锦市人民政府成立。
1985年,是年,大台子村和田水河子村成立大台子村民委员会,大台子分场,南大洼子地打盐滩24道。
1986年,大台子村和田水河子村分离,成立田水河子村。
1990年,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市委帮扶工作队来本村。
1992年,建设大台子村办公楼,面积560平方米。
1993年9月,甜水第二中学并入甜水中学。开始实施稻田养蟹。
1994年8月5日,连降暴雨,鸭子河、月牙河河水暴涨,河堤决口,使二十家子,二创、鲜峰,大台子、小台子、小板村受灾。9月,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来甜水视察灾情。开始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
1995年,建盐化厂,加工井盐,获得辽宁省文明村称号。
1996年,全村通电话。
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家南通过。
2001年,国营农场体制改革,干部工龄三十年职工退居二线。第七届村委员选举。
2002年,京沈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家北通过。
2003年,发生非典
2004年,第八届村委会选举。
2006年,盘山县建县100周年,盘山县政府迁入新县城。
2007年,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五大风大雪。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九届村委员选举。
2009年,盐田租赁给溴厂
2010年,春天寒冷,气温地下。8月甜水乡改为甜水镇。是年10月全村主路安装路灯。
2012年,对老学校广场进行改造,铺设彩砖和火烧板,建设篮球场和休闲廊亭。
2013年,全市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美化村屯环境。是年4月第十届村委会选举。
2014年,宜居乡村建设以来,全村每条街道都实现了亮化、美化、路肩硬化。
2015年 建设情况:开展“四个一工程”。
2016年 3月大台子村两委换届,5月,盘锦市以创新社会治理为目的,印发“1+8”文件,在盘锦全市范围内实施了“1+8”改革,大台子村7月配置了1名副书记、1名网格管理员、1名辅警,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筹建大台子村蔬菜大棚161栋,占地800亩,盐田复垦3000亩,完善基础设施工程。编制了村庄规划。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成立老年协会。
2017年 天然气入户290户、燃气壁挂炉进户246户、完善路肩硬化、U型槽、新建氧化塘。成立大台子村河蟹交易市场。大台子村蔬菜大棚投入使用。
2018年,全村实现了垃圾分类清理,实现了燃气入户,室外厕所全部入室,自来水改造工程保证24小时供水。回填废弃坑塘建设南广场一处占地1800平方米,配备运动设施及休闲廊亭。
5月,精准帮扶户9户21人,(其中:低保户7户16人)。
2019年,回填废弃坑塘建设东广场一处占地2000平方米,配备运动设施及休闲廊亭。
精准帮扶户17户23人。
2020年3月,大台子村组织党员为疫情防控捐款6000元。
精准帮扶户(低保户)14户19人,全部脱贫。对河蟹市场进行改造铺设场地10亩,固定摊位17处,建设冷库1栋.对盐田进行改造,改造2300亩。
2021年2月,大台子村第十三届村民委员会选举。田水河子村和大台子村合并。4月,栽种230棵金叶榆,铺设农田道路1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