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事记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丹东东港市新农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丹东东港市新农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2021-07-20 来源:东港市融媒体中心】

1950年

大连泡村原村小学更名为大连泡村小学。

1968年

12月,广巨村全村通电。

1980年

3月1日,新农镇建新农食品厂,赵德同同志任厂长。

5月1日,新农人民公社开工建设全公社第一座商贸开发楼。

1981年

6月3日,新农人民公社开工建设良种储备库房,占地面积约3335平方米,库房面积达840多平方米。

1982年

11月5日,大连泡村全村通电。

同年冬季,新农镇建成新农服装厂,邹香玲同志任厂长。

1983年

1月6日,新农人民公社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

8月1日,新农人民公社改称新农乡人民政府,书记曹风财,乡长赵乐田。

同月,新农镇设立新农乡农工商总公司。

9月1日,新农镇下属生产大队党支部改名为村党支部,生产大队改名为村民委员会。

11月,广巨村第一台电视进村。

1985年

6月7日,新农乡被评为东港市文化工作先进乡镇。

大连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

新农镇北部山区居民在山涧拦溪筑井,开始用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

1987年

8月1日,新农村平房组建新农乡人民政府办公场所。

1992年

秋季,建新农乡水土保持站办公楼。

1993年

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沟县,设立东港市(县级),因此东沟县新农乡改为东港市新农乡。

1995年

3月1日,新农乡区设专职清洁工管理卫生,镇内的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同年,大连泡村全村开始通电话。

1996年

春季,政府出资15.6万元,市交通局补贴60万元,用于高塘岭至西土城路段的拓宽,铺设柏油路面,为新农镇内第一条柏油路,全长13公里。

4月1日,新农乡按装程控电话,水泥线杆全部换成油浸木杆,铁线改成光缆或电缆。

5月,新农镇投资55万元,为新农中学、杨屯小学翻新校舍1200平方米。被丹东市政府授予“校舍翻新工作先进单位”。

6月18日,新农镇夺得东港市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奖。

9月,广巨村全村通电话。

1997年

4月1日,新农镇投资21.8万元,将马圈子至地枣坡5.3公里路段,铺成柏油路。

5月29-31日,举办新农乡第十届全民运动大会。

5月,广巨村全村有线电视安装完毕。

7月1日,新农乡被评为东港市文化工作先进乡镇。

1998年

3月1日,新农乡招商引资的第一笔资金来源于丹东市,投资300万元在四家子村建立了华邦园艺场,推广栽培寒富苹果。

10月10日,经辽宁省政府(辽政[1998]61号)批准:撤销东港市新农乡,设立新农镇。

10月23日,新农镇被评为东港市文化工作先进乡镇。新农乡夺得东港市“大禹杯”。

10月28日,新农乡获丹东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新农乡夺得东港市“兴林杯”;新农农机厂被东港市评为一星级企业。

同月,广巨村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开始。

1999年

3月,广巨村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结束,延期30年不变。

5月18-20日,新农镇举办第一届全民运动大会。

11月9日,新农镇完成小集镇二期工程,共建楼2400余平方米。

2000年

6月1日,新农镇治理的小王沟小流域被评为东港市七大精品工程的第六位,合计小流域治理面积2700亩,改善中低产田15000亩,河道工程完成土石方200万立方米,先后治理了9条河流总长20公里。

7月1日,新农镇万地线道路加宽,铺上柏油。

11月15日,对新农镇卫生院进行改制,由公立改为私立,院长邢长会。

2001年

2月12日,新农镇召开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大会。

5月22日,新农镇开展机关干部深入农户“五同”活动。

8月30日,张甸小学合并到中心小学。

2002年

1月2日,新农镇对农机厂的产权制度进行了改革,镇政府将68%的股份一次性转给了原厂长董永祥。

4月,党政机构开始改革。机构职位编设23人,事业站所编制23人。党委实行委员制,政府实行助理和站所长制。

5月,新农镇政府筹措资金42万元,对敬老院的房屋进行翻建,新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6月1日-3日,新农镇举办第二届全民运动大会。

2003年

春季,建立兰生家俱厂,成为新农镇第一家外向型企业,为韩国加工木制家具。

5月,新农镇政府投资近50万元,修建地枣坡至石固的村级公路。

8月25日-9月1日,大连泡小学完成撤并。

9月1日-9日,新农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

同年,新农镇被辽宁省农业厅评为滑子菇生产专业镇。

2004年

秋季,南部的新农、张甸等村陆续在马圈子村北宋沟里筑井蓄水安装自来水;新农镇中心小学幼儿班改为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改为三年制,并通过丹东教育局和卫生局联合检查验收,获丹东市标准化幼儿园称号。

2005年

5月,新农镇建立“两网办”,规范了药品采购和销售渠道,保证农民的用药用械安全。

6月4日-5日,新农镇举办第三届全民运动大会。

8月,新农镇撤并了广巨村程屯小学和马圈村杨屯小学;同月,新农镇党委组织全镇18个党支部、525名共产党员分别参加了第二批和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9月,新农镇开始在新农村、张甸村安装有线电视,达到300多户。

同年,新农镇获辽宁省第二批千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2006年

春季,国家投资1600万元,开展对地枣坡村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土石方63万立方米;同年,新农镇新开发商住楼1200平方米。

4月,新农镇投资80万元,完成水田中低产改造5000亩。

5月1日,新农镇向上级争取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新建政府和派出所2处办公楼,总面积2600平方米;投资7万元,新建农科站服务场所。

6月1日,新农镇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全镇应改林地面积6.1万亩,实际改革面积5.32万亩,完成95%以上。

7月,广巨村全村自来水工程完工。

同月,新农镇投资20.7万元,新建石固村146平方米和黄炉村120平方米的村部。

秋季,新农镇投资1300万元在马圈村筹建大东沟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原村杨屯小学场地建设而成,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10月,东港腾飞铸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落成于大连泡村,占地面积9583平方米,建筑面积4370平方米,资产总额达285万元。

2007年

3月,省级投资项目-东港市新农镇地枣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该项目投资1260万元,新增耕地112公顷。

4月15日,市公路段对“红董线”进行开工改建,新建的路基宽10.5米,行车路面结构厚度为67厘米,正街900米路段加宽至15米,马圈子至董坨子6公里的路段于8月8日全面竣工。

同月,辽宁日信禽业有限公司成立。

春季,新农镇通过多方努力,吸引孤山镇客商投资200万元,在新农集市临街道的一侧新建1200平方米的二层商住楼,新增商业网点16个,使全镇商住楼面积达到14200平方米。

6月14日-15日,新农镇举办第四届全民运动大会。

6月27日,新农镇召开“新农镇花生协会”成立大会,市民政局、市农经局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107名会员选举出花协会会长—黄炉村村民鲁德田,副会长孙家成、李德运、沈德文,理事孙才生等共有17人组成。

7月19日,新农镇借助水库移民项目后期扶持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机,争取了有线电视扩面680户,整修屯堡路50公里。

10月1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新农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经营与服务相分离,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将其经营权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及房屋对外发包,与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实行分离,承包给李德运个人经营,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承包期限为15年,自2007年10月12日至2022年10月11日止。

同月,广巨村成立天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负责人,通过支部带委员、委员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养殖滑子蘑。

2008年

春季,新农镇东农蔬菜园建成,园区坐落在张家甸村南阳村民组,总占地面积170余亩,由暖棚和露地草莓两部分组成的,东面是110亩的露地草莓、西面是12个高标准钢架自动卷帘暖棚。

4月15日,新农镇进行“红董线”续建工程,主要摊铺续建红董线马圈子至西土城7公里的黑色油漆路面。新改建的红董线于6月20日全线开通,路基全宽10.5米、比原来宽出2米、路面净宽8.5米;行车路面结构厚度为67厘米。

5月1日,东港市日信畜业有限公司经农业部、辽宁省检验已获得有机鸡蛋产品认证书,并已注册商标“好来家”品牌,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有机产品生产厂家之一。

6月1日,张家甸村投资18万元在小李屯村民组新建村部,其中市委组织部投资4.4万元,剩下的由村自己解决。新建村部建筑面积146平方米。

10月24日,新农镇黄家炉村“村村通”油路-“双增路”举行通车仪式,东港市副市长栾守华、丹东双增集团、市交通局、水利局的主要领导及新农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通车仪式。新修路全长4公里,“丹东双增集团”赞助20万元,完成了从村部到“红董线”1.2公里的路基改造任务。

同年秋季,新农镇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30多万元,对敬老院进行维修建设;新农镇政府在鹿圈村崔疃村民组重新选择一块地址新建崔疃小学。投资12余万元,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新建房屋8间、跨度6米;每间宽3米、面积18平方米,2008年10月竣工。

2009年

春季,扩建位于马圈村、张甸村两村连接地块的“新丹牌”油桃小区,占地面积1000亩,建棚285栋,总投资2600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80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大棚80栋。

5月1日,新农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380万元,在原中心小学旧校址处新建2500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10月初工程全线竣工,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同日,新农镇政府在加油站北面、市场对面投资84万元,新建客运站和综合文化站,室内设有读书阅览室、娱乐健身室等,室外有150平方米的露天活动场地。  

8月,新农镇政府投入资金86万元建设的中心镇区饮水工程。新建一口自来水井,把60米深的地下水引上来,在集镇中心铺设供水管道。   

同月,广巨村新村部和文化广场建成。

9月25日,新农镇召开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组织全镇18个党支部,550名党员参加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0月1日,新农村、张甸村、石固村、黄炉村建起农家书屋。    

2010年

4月23日,新农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各村“两委”成员及林业专管人员,到黄炉村滚兔岭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参加本次义务植树共70多人,栽植红松、落叶共4000多棵。

5月末,新农镇完成镇区自来水工程,镇区1700人吃上了安全饮用水。

7月-9月,新农镇政府完成了“马花线”5.3公里柏油大修工程。完成“姜刁线”1.9公里柏油摊铺工程。

8月1日,新农镇筹集资金41.5万元,新建中心小学食堂、宿舍,增设幼儿园设备,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9月-10月,新农镇政府完成“马北线”2.2公里路基改造工程。

10月1日,新农镇筹措资金80多万元,新建马圈村、四家村、地枣坡村、鹿圈村等四个村的党员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同日,新农镇争取资金15万元,完成了大连村、广巨村、马圈村、四家村、鹿圈村等农家书屋建设。

2011年

1月13日,丹东市佛教慈善功德会相关领导和东港市民宗局长宁永斌、副局长张凤龙等一行10余人,到石固村走访了5户贫困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5000元的帮扶资金。

1月19日,大鹿岛海兴集团为地枣坡村去年夏天的洪涝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捐款3万元。

2月底,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忠国、市旅游局副局长姜仁刚为大连泡村“送温暖、献爱心”走访了1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6000元的扶贫资金,还为该村有致富项目的农户送去8台“广播”,价值近1000元。

5月2日,新农镇完成万地线石固段栽植梧桐树900余株。

6月30日,新农镇党委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一先两优”表彰大会,共1300余人参加大会,200多名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言。

8月28日,新农镇投资28万元,大修镇级公路马花线5.3公里、宽6米柏油路竣工。

11月8日,丹东日报“文明使者在行动,快乐公益行之情暖大山深处的孩子”系列活动最后一站来到新农镇四家子小学,为学生们送来了150件衣物、800本图书、100根跳绳、100个键子和数量不等的篮球、足球、排球、书包等。

同年,广巨村成立食用菌合作社。以前广巨村被称为“辽宁省食用菌生产第一村”,这儿种的滑子蘑以质量优、口感佳行销全国。今年种菇120户,已产出21万盘,收入210余万元,为方便管理、经销,村民们成立了“天友”食用菌合作社;地枣坡村初粉房村民组王桂行投资30万元将美国红提引进新农镇自家的3个大棚里,红提树长3年才结果,若管理得好亩产可达到6000公斤。后来,他家一共有5个大棚,其中4个大棚栽植红提,1个栽油桃。

同年,东港市中泰机械有限公司开始建厂房,2012年1月正式投产。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固定资产约500万元,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可实现利税100余万元。公司主要以机械加工为主,生产的汽车铸件和电机壳精加工产品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出口日本等国家。

11月中旬,新农镇全镇已完成路基改造工程:皮姜线:皮铺子-姜房身1.405公里;宋孙线:宋家屯-孙家卧龙0.746公里;孙肖线:孙家沟-肖家堡0.842公里;广程线:广兴-西程屯1.135公里;小广线:小李屯-广兴2公里;王姜线;王店-姜卧龙3公里;李崔线:李堡-崔疃3.5公里;马于线;马屯-于甸3.7公里。

12月中旬,新农镇以“阳光工程”为载体,举办了为期7天的养猪技术培训班,邀请辽东学院养殖专家李兴怀和侯洪烈进行授课和技术指导,全镇共有115位养猪户参加了本次学习和交流。

2012年

大连泡村招商引资“丹东四海水产有限公司。

2015年

7月,广巨村土地确权及领证。

同年,大连泡村全村安装有线电视。

2016年

大连泡村路面硬化修建水泥路同年,高桥村葛岚组果园发包。

2017年

8月,广巨村孙卧龙、牟家沟村屯路改造。

2018年

大连泡村土地确权。

2019年

8月20日,大连泡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合作社。

同年,大连泡村第一书记驻村。

2020年

大连泡村招商引资“辽宁四喜生态蛋业有限公司”。

2021年

2月,大连泡村顺利完成大连泡村两委换届选举。

同月,广巨村村两委换届工作结束。

4月,大连泡村顺利完成新农镇第六次代表大会党代表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