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
5月,黄土坎农场经辽革发(1979)36号文件批准建立的全民所有制农垦企业。
1982年
8月,黄土坎镇电视机走进普通百姓人家。
1986年
11月,黄土坎农场投资30万元寻找可饮用水源,在距离2.5公里处的马屯村打井、铺设自来水管线。
同年,黄土坎农场实现工副业总产值1300.8万元农场对虾总产量1126吨。黄土坎农场建立养鸡厂、饵料厂、育苗厂、冷冻厂4家场办企业。
1992年
黄土坎农场投资16万元购买了一台大客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
1993年
对虾总产量1952吨。黄土坎农场创下利润1090万元的最高历史记录,被列入辽宁省农垦企业第二名。
1994年
黄土坎农场投资130万元,投放杂色蛤苗840吨,秋后采捕1816吨,销售收入1089.6万元,获利润251万元。
1996年
黄土坎农场实行医疗管理制度改革,实行费用包干,自负盈亏,承包经营。
1997年
年终,黄土坎农场实现产值3997.5万元,出口创汇167万美元,缴纳税金209.3万元,实现利润52.2万元。投资120万元将农场至椅圈兴隆山段修上了柏油路,全长12公里。
1998年
12月,黄土坎农场投资1500万元兴建两万平米牙鲆鱼厂,至1999年10月竣工并投产使用。
同年,黄土坎农场放养虾苗12150万尾,文蛤苗82吨,河豚鱼苗6万尾,年底总收入765万元。争取省财政厅投资150万元,用于农场水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将农场排灌不畅、产量偏低的113公顷水田改造成高产田。修建泵站2座,改善田间配套。
2000年
12月,黄土坎镇实现道路“村村通”。
同年,黄土坎农场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5488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345.1万元,创汇68万美元,农场投资1200万元兴建牙鲆鱼厂二期工程两万平米。
2001年
黄土坎农场水产品总产值6027吨,水产品总产值4911万元。
2003年
3月,黄土坎镇全面抗击“非典”。
2005年
农场实现社会总产值8593万元,海参养殖面积53.3公顷,有海参苗1600万头。虾贝鱼混合产量8420吨,实现净利润80.2万元。
2006年
黄土卡农场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9550万元,水产品总量8420吨。
2007年
黄土坎农场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达到13800万元,实现利润568万元。投资2.6万元加固海堤,投资43.3万元维修桥涵闸站,投资16.3万元维修分场道路。
2008年
12月,黄土坎镇中心敬老院修建完工并投入使用。
同年,黄土坎农场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12900万元,水产品总产量10583.6吨。
2009年
黄土坎农场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12900万元,水产品总量10714吨。
2010年
10月19日,黄土坎农场成立了海参育苗行业工会。
12月, 黄土坎镇实现道路“组组通”。
同年,黄土坎农场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11130万元。
2011年
黄土坎农场农业总产值10415万元,粮食总产量600吨,水产品总产量13270吨。
2012年
黄土坎农场实现总产值18611万元,水产品总产量达10375吨。投资40余万元,对2条排水沟进行重新绿化整治;投资40余万元对办公楼前和通往家属区主干道旁,进行暗化、绿化处理;共投资80余万元为家属区主街道和尹坨八队按上了224盏太阳能路灯;投资60余万元对尹坨八队道路770米进行全面硬化;投资206万,对场区3.2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对105户职工住房进行了改造。
2013年
10月,黄土坎镇首个村级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山河村文化广场)。
同年,黄土坎农场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15851万元,水产品总产量10998吨。投资234万,对场区内4条道路进行修建改造。对80户职工的住房进行了改造,投资300万原址翻建了二支提水站。投资120万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礼堂,丰富职工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
2014年
11月, 黄土坎镇便民服务中心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同年,黄土坎农场总产值11,951.1万元,全场水产品总产量达11595.6吨。通过用电户集资和农场出资,对我场辖区内的兴隆山至李岭大站段6公里输电线路进行了改造。投资60余万,维修改造沙碛提水站。在家属区道路两侧修建花坛32个。
2015年
6月,黄土坎镇村村通自来水。
同年,黄土坎农场总产值9,581.2万元,全场水产品总产量达11356.5吨。总投资42.3万元,新建老新建提水站,投资70万元对乡级公路黄养线进行大修。为全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参保1份意外伤害保险,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长寿金200元,200元,其中90岁以上为300元,百岁以上为500元。给退休职工发放生活补助金3000元和春节生活用品。
2016年
12月,黄土坎镇最大的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并投入使用(东港市黄土坎镇众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同年,黄土坎农场总产值10017.7万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743.8吨。投入3.4万元修补农场辖区内尹黄线柏油路坑洼不平路段275㎡;投入4万元修整田间路1500余米;投入12余万元铺垫4条虾场道合计7000余米;投资10余万元对李岭提水站电器设备进行改造,房屋维修;投入40余万元对尹坨站进行改造;投入1.5万元对三支提水站、牙鲆鱼场提水站进行防水处理;投入0.7万元在新建站修建截水墙;投资10余万元修建虾场桥梁3座;投资1.2万元对尹坨沟进行清淤处理;投入1.2万元抢修海防路护坝。
2017年
黄土坎农场完成农业总产值15914万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500吨,实现总产值15714万元。水稻种植完成1200余亩,产量达到660吨,产值为200万元。设立水质化验室,直接为辖区养殖户提供水质监测等一线服务。投入资金42余万元对李岭提水站内两台原36寸水泵和155KW的破损老化配套电机进行更换,确保养殖区域供水量。
2018年
3月,黄土坎镇最大的家庭农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东港市黄土坎镇柳园家庭农场)。
同月,黄土坎镇被东港市政府评为“农业生产化工作先进单位”。
同月,黄土坎镇第一书记驻村。
10月,黄土坎镇人居环境整治开始实施“五指分类法”。
同年,黄土坎农场完成农业总产值15008.8万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050吨,实现总产值14800万元。水稻种植完成1200余亩,产量达到720吨,产值为208.8万元。投入13.7万元修建一座截水闸,明显改善了养殖户对供水的要求。大连辽宁海洋科学院与农场合作,以我场育苗场为繁育基地,进行海蜇新品种选育繁育项目。
2019年
4月,黄土坎镇山河村被丹东市委市政府评为“大梨树式好村庄”。
10月,黄土坎镇山河村成为全镇首个辽宁省美丽示范村。
同月,黄土坎镇镇级文化广场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11月,黄土坎镇全面消除空壳村。
12月,黄土卡镇完成镇级亮化。
同年,黄土坎农场完成农业总产值14108万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948吨,实现总产值13900万元。水稻种植完成1200余亩,产量达到720吨,产值为208.8万元。投入资金30万元对三分场和淡水站区域进行线路改造,共计5100米。对淡水提水站和联营提水站进行电器设备及水泵更换共计投入35万元。投入50万元对家属区两条排水渠道共计208米进行暗化。投入11万元购买垃圾分类箱、铲车及雇佣专职清洁员。改建卫生三翁式厕所43户,并为每户补贴300元。
2020年
1月,黄土坎镇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同月,黄土坎镇李家岭村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
3月,黄土坎镇被东港市政府评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9月,丹东市人居环境现场会在黄土坎镇山河村召开。
同月,黄土坎镇山河村打造完成“一体五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
同年,黄土坎农场农业总产值14222.5万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061吨,实现总产值13940万元,水稻种植完成1200余亩,产量达到565吨,产值为282.5万元。累计投入约110万元,对农场居民区约一万平方米公共区域实施人居环境绿化改造,投资约27万元对农场家属区部分排水沟渠进行暗化处理,投入约24万元对场内虾场和农田的道路、坝坡、管涵进行维修加固,投入2万多元为农场的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春节前投入约8万元为农场退休职工、65周岁以上老人、困难职工和服役军人发放油和面,为农场场内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高考生及职工子女每人发放助学金500元,全场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实现全覆盖,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做到应保尽保。
2021年
1月,黄土坎镇栾家村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
2月,黄土坎镇村两委换届工作结束。
4月,黄土坎镇中心小学异地新建。
5月,黄土坎镇党委换届工作结束。
6月,黄土坎镇道路“户户通”完成率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