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农业现代化拓宽致富路
农业现代化拓宽致富路
【2008-01-10 来源:桓仁融媒体中心】

自2007年4月,县农发局组织桓仁县部分水稻种植大户在沈阳参加了全省农机补贴现场购机会后田德仁便和雅河乡的几个水稻种植大户几经磋商自发成立了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买回了插秧机。机器买了回来,可如何操作却成了问题。为此,田德仁与会员边商量,边学习,还在村委会的广场上练了起来。这消息不径而走,引得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赶来看热闹。到了插秧季节,会员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插秧机的操作要领,插起秧来又齐又直。但是,田德仁他们却看得心直往下沉,看着大部分秧苗只插了一棵,比传统手工插秧少了两、三棵,大家都在心里嘀咕,这能行吗?没过几天,秧苗在众人的期待下,竟棵棵挺直了腰杆儿,长成了一片新绿,压在大家心里的大石头此时才算落了地。秋收时,棵秧苗分了四、五十个麋,产量明显提高。经过农业专家解释,大家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水稻产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分蘗率,插秧后的三、四天正是决定分蘖率的最重要的时期,机械插秧虽然只插了一棵秧苗,但是没有破坏秧苗根系,保证了秧苗在关键时期形成了极高的分蘗率,从而提高了产量近几年,古城镇的稻米产业在富尔江米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机械化水平较高2007年,县农发局指导古城镇成立了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发展了47名会员,先后购置了22台插秧机。春季插秧时,合作社只用几天时间就把所有会员的水田插完了秧,还以成本价格为非会员进行了代耕代种,使农民们看到了机械化作业的种种好处。古城镇庆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副会长杨学文说:“现在有许多水稻种植户来找我们,想加入合作社,也要购买插秧机,希望自家的水田里也能结出金稻子’。

2007年,桓仁县在古城镇和雅河乡选择了4000亩水田作为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试验基地,结果显示,试验基地平均每亩增产在50公斤以上,4000亩水田增收高达80多万元。今年,桓仁县还将继续推广插秧机7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0台,机械化作业面积计划达到24000亩,并计划到2012年,拥有插秧机40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50台,全县所有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水田将全部实现机械化。届时,桓仁县的稻米产业将增收2000万元左右,进一步拓宽农民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