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大连市通过推进标准化养殖和沼气工程建设,年处理农村畜禽粪便120万吨 让乡村猪场不再臭味“顶鼻”
大连市通过推进标准化养殖和沼气工程建设,年处理农村畜禽粪便120万吨 让乡村猪场不再臭味“顶鼻”
【2013-05-09 来源:大连日报】

       根据辽宁省“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末,全省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等环境治理

初见成效,实现村容镇貌整洁有序;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环境治理任务,村容镇貌

达到美丽村镇标准。近年来,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治理农村环境,使广大农村呈现出山

青水秀的美丽风光。5月9日起,本报推出“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专栏。

       畜禽粪便是农村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为养殖方式粗放、粪便得不到及时处理,畜禽养殖

业一度成为破坏农村环境的污染性产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大连市通过推进标准化养殖和

沼气工程建设,正在让曾经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畜禽粪便不再“横行”乡里。

        我市突出重点狠抓标准化养猪,推广健康养猪、安全养猪、卫生养猪,重点引导资金加强

养猪场粪污治理。通过建立防渗型堆粪场、化粪池和兴建沼气池等方式方法,使养猪场粪污达

到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的目标。记者从市农委畜牧处了解到,作为我市主要生猪养殖基地,普

兰店已有100多个规模养猪场按要求开展粪污处理工作,并有3家规模化养猪场获国家标准化养

猪示范场称号。传统落后的深坑大圈养猪生产方式,正被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饲养方式所取代

。一些诸如自动送料、自动饮水、自动送风、母猪限位栏饲养、仔猪产床保育、粪污沼气处理

综合利用等现代化养殖技术,正在我市越来越多的畜禽养殖场推广使用。

        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选择养殖基础高、产业体系全、组织经营好、综合实力强的畜牧

主产县,以规范场区布局、养殖场舍改造、信息化装备、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备为主,支持引

导畜禽养殖场区进行标准化改造,逐步形成大中型高标准畜禽养殖场、小型畜牧养殖场和家庭

牧场并存互促的养殖格局。并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场区备案管理制度,扶持推广“干湿分离、粪

便制肥;节水养殖、废水回用;沼气净化、沼液施肥;种养结合、设施配套”的循环生态养殖

技术,确立现代养殖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除了在养殖环节上下工夫,在粪便处理上也是物尽其用,大力开展沼气工程建设。据市农

村能源工作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至,我市累计建成10万个小型互用沼气池,大型沼

气池401处,每年消耗处理畜禽粪便1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