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房子,有个家。”这话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那是目标,也是梦想。“十二五”期间,盘锦市为百姓拉起住房保障网,改善居民生活,为百姓带来了实惠。走进盘锦市兴隆台区、盘锦市双台子区和盘锦市盘山县、盘锦市大洼县那些圆了安居梦的百姓家中,看着居民们住新房、住大房,脸上露出的笑容,真切地能感受到,他们现在特别愿意让大家常到他们“家”中坐坐,感受一下他们幸福的心情。
住进廉租房心中暖洋洋
“党的政策真好,廉租房,圆了咱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我们全家人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在盘锦市双台子区廉租房A28号楼1单元1202室,王艳玲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对记者说。记者看到,这是一个陈设简单却溢满温馨的小屋,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通透的采光让屋里显得格外敞亮,一幅祥和安乐的景象。王艳玲说,儿子2007年出生,脑瘫一级残。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以前,生活得特别累和无奈,没有盼头,现在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轻松了!”王艳玲说。
今年,对于车宝军、常玉秋夫妻来说,是最高兴的一年。因为他们住上了价格低廉却又配套齐全的廉租房,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在盘锦市双台子区廉租房A28号楼1单元603室,记者见到了这对夫妻。车宝军视力二级残,妻子常玉秋患有肾病,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住房的压力更是让两人喘不过气来。“一直盼着能有个有水、有电、有阳光的安身之处,如今心想事成了,让我不知该如何感激了。”常玉秋兴奋地说。
小房变大房生活有奔头
“这大房子宽敞明亮的,比原先的三间破旧草房强千倍。居住无忧了,生活也有奔头了。 ”日前,盘锦市盘山县高升镇东莲花村单亲贫困母亲王桂敏对记者说。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关心下,王桂敏得到了母亲安居工程援助资金,重新翻盖了房子,住进了崭新的大房子。
近年来,盘锦市妇联积极关注单亲贫困母亲,大力开展“贫困母亲安居工程”,先后争取省政府、省妇联的此类项目款171.6万元。他们联合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使盘锦市168名单亲贫困母亲在这项工程中受益。
在“贫困母亲安居工程”中,盘锦市坚持项目化运作、自愿申报、资金或物资配套、公开公正等六个原则,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申请“贫困母亲安居工程”的县、乡政府对单亲贫困母亲家庭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扶持。同时,盘锦市各单位机关干部和各界爱心人士主动与特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形成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形式,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多重帮扶,不仅农村贫困母亲圆了安居梦,城市棚户区居民也成为民生实事的受益者。
盘锦市对棚户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盘锦市政府成立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经济区也分别成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挂帅,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主体,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惠及百姓,住建部门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坚持中小户型为主、配套齐全、有利就业的设计理念,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团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对每个项目的规划进行充分论证,科学规划了住宅户型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共七大类服务设施,并为燃气、通讯、闭路电视、网络等管线预留位置。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落实各项规划指标,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建设,使工程真正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乐享新居走进新家园
盘锦市盘山县太平镇太平村的王玉军去年年初就搬进了新房,两年前,他家还住在不到60平方米的危旧平房里,每逢下雨,屋顶总会漏雨。“按照统一规划改造老房子,不仅居住条件和环境好了,还能领到国家的危房改造补贴。”王玉军说,他家的新房是盘锦市盘山国有农垦危房就地改造的一个缩影。盘锦市盘山县5个国有农场,总人口11.5万人,总户数3.2万户,危旧房户约1.5万户。危房普遍存在年久失修、残损破旧、难以抵御严重风雨灾害、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严重结构缺陷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危房改造将使这些危旧房户陆续住进宽敞舒适的新房。
据了解,农垦危房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促进垦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垦区广大职工所盼、民心所系的公益性民生工程。今年53岁的赵朋才是太平农场黄金分场的职工,自出生起,他就住在离县区3里多的小平房里。去年6月底,赵朋才签订了新县城农垦佳苑安置房并入住,对他来说,危房改造最大的感受便是从一个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现在看病方便了,就业方便了,城里人能享受的我们都能享受了。”赵朋才说,在75.8平方米的楼房里,宽带、水电、天然气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据了解,推进农垦危房改造工作,也是盘锦市盘山县打造农场区域中心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危房改造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场职工向中心城镇聚集,从而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也推进中心城镇的建设和长久发展。
领新房钥匙新生活开始
2012年6月,盘锦市兴隆台区低保户张永志第一次走进位于盘锦市蓝色康桥小区H区32号楼7楼的“新家”,看着亮堂、简单装修过的楼房,张永志觉得他的新生活开始了。“现在我还能想到当时进门的情景,摸摸墙面,还不敢使劲儿,生怕把墙摸脏了。”张永志回忆说。“房子举架挺高,采光不错,还有个阳台,当时只要花18元,就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一切都好转了,生活有了盼头。”张永志笑着说。
张永志女儿身患重病,家里的全部开销都是他一个人的低保金和拾荒所得。他做梦也没想到,会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不是靠政府的政策和关怀,我的生活也不会越过越好,我特别希望大家能来我家坐坐,看看我如今的幸福生活!”张永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