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民生办了解到,2106年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百姓郑重承诺实施以下26件重点民生实事。
1.继续实施孝道铁岭建设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县(市)区政府、铁岭经济开发区、凡河新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
开展春节期间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老年人、重阳节“敬老月”系列敬老孝老、“百名铁岭孝星”评选表彰宣传、孝道文化示范点建设、落实老年人养老待遇和补助标准、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和健康服务等活动。
2.实施脱贫攻坚战
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
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和“五个一批”工程,确保今年27294名国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3.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900元提高到1200元。
4.提高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全市城市低保月标准提高5%,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10%。
5.继续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全面实施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一站式”报销服务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财政局。
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每人每年由380元提高到410元,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一站式”报销服务。
6.为困难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办理贴息贷款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社局、铁岭银行。
为符合铁政办发〔2013〕37号文件规定的困难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办理贴息贷款。
7.大力扶持创业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全市扶持创业带头人350人,实现新增就业1.2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8.建设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对教育互联网专线带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铁岭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9.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
开展送戏下乡、为农村放映数字电影、全民阅读、新剧目创作、铁岭欢歌城乡广场系列文化活动等活动。
10.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
责任单位:市服务业委、市农委、市畜牧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供销社、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在全市启动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裸地蔬菜生产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大型生猪定点屠宰场、物流中心、大中型卖场各1处,肉菜类专卖店和团体消费单位各5家,建设肉菜追溯食品安全市级平台和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11.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治理工程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公安局。
采取路检、上路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行驶过程中冒黑烟的机动车进行治理。
12.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农委。
在全市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
13.维修改造农村道路550公里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农委。
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维修改造工程150公里,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修建村内道路400公里。
14.维修改造弃管楼329栋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各县(市)区政府。
全市维修改造弃管楼329栋131.5万平方米。
15.实施棚户区改造30万平方米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4338户。其中:城市棚户区4110户,林区棚户区21户,垦区危房207户。
16.实施铁岭市城市供水2025工程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在七里屯、范家屯启动新建净水厂各1座,建设配水厂9座,新增供水能力每日42万立方米。
17.实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在银州区、凡河新区、开原市、清河区,新建、改造燃气管网84公里。
18.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在铁岭县平顶堡镇建设村启动建设2条日处理能力6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线、配套建设2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
19.实施中心城区河湖连通生态治理工程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启动实施柴河灌渠治理工程、客水明渠治理工程、新区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城区南部排水系统改扩建工程、光荣街南段治理及物流城雨污水泵站工程、中心城区北区(银州区)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
20.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畅通工程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局。
实施智能交通指挥平台、道路拓宽与绿化带改造、港湾式公交站点等建设工程。
21.继续实施黑龙江路道路建设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凡河新区管委会、市财京公司。
实施黑龙江路(长白山路至国道102线)道路建设工程,全长2470米。
22.实施光荣街改造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公安局。
实施光荣街南段交警支队(南环路)至八中南路拓宽工程,全长1330米,并对八中南路至嘉陵江东路铺设绿化带、安装路灯、进行非机动车道建设。
23.实施东北城大道改造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
启动实施东北城大道(嘉陵江东路至赣江路)改造工程,全长3800米。
24.扩建高铁铁岭西站广场
责任单位:凡河新区管委会、市财京公司、市财政局。
扩建高铁铁岭西站广场停车位,增加停车位200个。
25.建设环路城南段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公安局。
启动建设环路城南段(柴河街至光荣街),全长1067米。
26.维修改造银州区小街小巷5万平方米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银州区政府。
银州区维修改造小街小巷11条5万平方米。
“各项工作向民生倾斜,民生实事向银州区倾斜,资金筹集向PPP(公私合营)模式倾斜”——新常态下的“十二五”期间,铁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握紧“民生”的拳头不放松,既抓实具体的民生项目,又建立长效的民生工作机制,为增进百姓福祉倾注了满腔热情。五年来,铁岭市累计完成民生实事211件,全市居民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生工作如何深入开展?民生福祉能不能持续改善?铁岭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清晰有力的答案:将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全市人民办好26件实事。
这26件重点民生实事,来源于铁岭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县两级机关工作人员、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政策保障类民生实事11件、工程建设类民生实事15件,是铁岭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如今,铁岭市委、市政府将26件重点民生实事通过媒体予以公布,亲手把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交给了人民群众,既表明了政府实施民生实事义无返顾的决心,也让全市人民看到了政府部门敢于全面接受百姓监督的底气。
民生连民心。未来,铁岭市委、市政府将始终把群众利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托起305万铁岭人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