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以来,市民委贯彻落实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精神,积极履行职责,结合民族工作特点,瞄准民族地区所需,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倾力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整合资金助推项目实施。市民委直接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50万元,在民族地区实施各类项目21个,据初步统计,直接受益群众达1.6万人。其中,实施了7个山药种植、树莓栽培等特色农业项目,涉及紫都台镇毛德村,大板镇三家子村、各力格村,大冷镇上三家子村等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村屯。此外,实施了5个修桥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哈达户稍镇泊力各秋村、苍土乡娘娘营子村等少数民族村屯受益。他们还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施了6个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
上半年,已完工项目9个,正在实施项目8个,规划中项目4个。
精准发力助推医疗救助。市民委针对少数民族贫困村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际,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医疗救助上做出有益尝试。一方面,投入60万元加大扶持辽宁蒙医院、阜新蒙药有限责任公司,助力技术改造,同时,积极争取将蒙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赢得了国家民族蒙药协会、省民委的关注支持。此外,他们还积极引导蒙医蒙药单位开展医疗救助、义务巡诊。年初,辽宁蒙医院开展了“改善医疗服务百日宣传”活动,组织专家服务队赴7个少数民族村屯,共为580名村民提供义务诊疗;另一方面,坚持开展赴民族乡村“送健康”活动,他们在4月份会同市科协、市医学会组织医疗专家,深入东六镇、沙拉镇、红帽子镇等5个少数民族乡镇、6个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屯,共为各族群众1200余人义诊,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2家,送药总价值达1.5万余元。
定点帮扶助推驻村工作。市民委选派精干力量,细化扶贫计划,全力推进大板镇各力格村驻村扶贫工作。直接扶持3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48万元,帮助该村发展“千亩红薯基地”。到今年5月份,共集中连片栽植商薯、紫薯等优质红薯820亩,种植面积在全市居首位。红薯基地以红薯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基础,采取“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红薯”营销模式,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8户、其他农户47户。同时,对全村5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8个预脱贫户入户摸底,制订了《各力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计划》,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目前,市民委正和镇村一道,采取“大病救助”、“教育扶贫”、“少数民族特困救助”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脱贫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