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在希望的田野上——北票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在希望的田野上——北票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6-12-22 来源:北票市新闻宣传中心】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役

这是一次直面现实的重大使命

这是一种殚精竭虑的创新实践

这是一幕迈向康庄的历史画卷

北票,地处辽西,古称川州,因1907年光绪皇帝御笔签批的龙票而得名。

在这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多重因素,有8.58%的农民依然在贫困线下徘徊。作为辽宁省15个重点贫困县之一, 截止“十二五”末,全市尚有贫困村103个,贫困人口16624户、34340人。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崇高使命,面对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的隆隆战鼓,面对数万贫困户渴望脱贫的殷切期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朝阳市委的决策部署,自2016年开始,北票,在4469平方公里的川州大地上,打响了一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的的脱贫攻坚战。

担当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犹闻饥冻声。

为打赢这场关系民生福祉的攻坚战役, 3月4日,北票市召开农村六大体系20项民生工程建设暨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议,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 “第一书记”和一名常委抓脱贫攻坚工作等制度。同时,将脱贫攻坚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状,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为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攻坚队伍,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新一届村“两委”成员90%以上成为发展产业的“领头雁”。实行“三推两考一公示一备案”选用制度,为贫困村储备后备干部248名。开展“农村能人工程”,贫困村共发展能人党员117名,900余名能人典型帮助贫困户协调致富项目1300多项。

实施“双千”培训计划,开展“双联”和“共产党员家庭”挂牌活动, 60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与贫困户对接, 1.3万块“共产党员家庭”门牌亮出党员身份。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智。积极引导困难群体树立脱贫信心,依靠自身努力改善落后面貌。

精准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反复论证,数度修改,《北票市“十三五”总体脱贫规划》的出台,凝结着全党智慧,体现了百姓意愿.

这是一个紧迫精准的“时间表”,这是一份描画蓝图的“任务书”。在规划的引领下,《北票市精准脱贫实施方案》随即出台,并专门制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挂图督战、台账管理,乡镇挂图作战、动态管理,村级图表结合、因户施策。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北票市制定了详细的贫困村、贫困户识别步骤, 将识别数据全部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全市核实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6万户、3.4万人。

坚持精准管理,严格考核问效。市委、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减贫责任书,实行最严格的督查考核问责。制定了《北票市2016年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集中财力用于脱贫攻坚。目前,投入各项扶贫资金4亿多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600万元作为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金注入农业银行,市本级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6529.8万元,文化服务中心投入资金561万元,医疗卫生方面投入540.67万元,龙头企业扶贫农场和土地流转投入资金1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投入资金1.5亿元,贫困村党建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资金4712万元,利用社会捐助资金1600万元。

强化扶贫队伍建设,选拔15名后备干部充实到在市扶贫机构,28个有脱贫任务的乡镇也成立了扶贫办,配备工作人员72名。

发力

北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省长陈求发,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卫平,省人大副主任周忠轩、刘政奎,朝阳市委书记蹇彪等领导多次深入北票调研视察,指导工作。按照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和省扶贫开发责任、权力、任务、资金“四到县”的政策机制,北票市委、市政府集思广益,反复研讨,在以贫困户收益“零风险”为原则的基础上,创新和实施了具有北票特色的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 改革创新

“1+4”金融扶贫模式。由党委政府牵头、农业银行参与,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建设扶贫农场,通过合作社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乡乡有扶贫农场,户户有脱贫项目,利用三年时间,带动6000户16200人脱贫,占全市一般贫困户的80%以上。今年投资1.5亿元建成扶贫农场11个,带动贫困户3092户6304人。“1+4”扶贫模式得到了国家扶贫办的肯定,在国家扶贫办创办的《扶贫信息》中作为典型向全国刊发介绍经验,这是近年我省首例被国家认可的扶贫领域创新模式。

目前,“1+4”产业扶贫模式已经拓展到种植业中,联达种业流转土地4500亩,带动贫困户300户635人。

“4+4+2”生态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林地联治发展林地产业,林地收益的4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0%给予林地承包权户或专业合作社,20%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生态产业扶贫整合林地2.2万亩,带动贫困户2318人。

光伏扶贫模式。先后与辽宁尤润、江苏常州兆阳和大连富士3家新能源开发公司成功签署光伏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开拓产业扶贫新领域。

还积极推进油用牡丹种植、手工业加工、养牛、养驴、养羊、养蛋鸡等扶贫方式,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现已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33个。

行业扶贫 助力攻坚

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全年改造危房1110户;积极推进贫困村村屯路建设项目工程,现已硬化道路113.5公里,投入资金3257.3万元;解决贫困村用水问题,新建饮水安全工程180处,投入资金2200万元;投入资金561万元新建文化广场和图书室33个。投入资金197万元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33个。

开展教育“春雨行动”,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前儿童和在校学生累计补助和资助资金6056.7万元。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工程,制定出台《北票市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农村合作医疗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43.67万元,参合率达到100%,提高补助标准和保费标准,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医疗救助。推进低保兜底扶贫,目前全市建档立卡户中已有13197人被纳入到低保保障当中。

结对帮扶 协同推进

强力推进县级领导、市直部门和企业帮村包户定点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市直部门联系贫困村、在职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双联”活动,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13个省级驻村工作队,16个朝阳市级驻村工作队,74个北票市级驻村工作队先后帮助贫困村新上致富项目122个,协调各类扶持资金达1000多万元,带动近千户贫困户走上发家路。

统筹社会力量,积极打造“圆梦北票·爱心扶贫”工程,协调省直机关、域外人士参与北票扶贫开发建设,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大扶贫的帮扶格局。

目前,省直机关及域外人士230人参与北票扶贫开发建设,投资总额近1600万元;市直各部门单位、企业与103个贫困村、1.6万贫困户联系帮扶,直接投入资金共123.69万元、协调资金118.2万元、物资折款72.3万元,帮助贫困户527户、贫困学生200名。

2016年8月15日, 103个机关事业单位的7100名党员走进1200多户农村困难家庭,拉开了“万名党员拉手贫困户建设洁净美丽家园”志愿服务的序幕,以亲民之心、为民之举让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在贫困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朝阳五个一工程的决策引领下,北票市高扬改革创新旗帜,全力打造具有北票区域特色的“五个一工程”建设格局。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就业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北票市深入开展“德耀北票”行动,用道德的力量凝聚人心,帮助困难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以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打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圆贫困群众小康梦想,党心所系,民心所盼。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脱贫任务目标已超额完成。我们满怀信心到2020年圆满完成脱贫任务,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年,是一个特殊的周期。

五年,是一段奋进的历程。

五年,我们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开拓新业。

五年,我们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圆梦小康。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