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她的服装生意刚有起色的时候,却为了支持丈夫的梦想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丈夫一起承包了百余亩荒山,一家五口人到大山里发展起梅花鹿养殖,开始了创业路。而现在,他们的梅花鹿养殖场已初现规模,圆了他们的致富梦。
推开凤城市赛马镇凉水家庭农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穿蓝色工作服、脚穿运动鞋、手拎饲料桶的中年女子穿梭于鹿群中。她就是这个农场的场主王芳,朴素、精明、能干又不失开朗。
2005年,当王芳的服装生意刚有起色的时候,丈夫张成军却看好了农村这片土地,为了支持丈夫的梦想,37岁的王芳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丈夫一起承包了赛马镇干沟村凉水组的百余亩荒山,一家五口人到大山里发展起梅花鹿养殖业。从一个生意人变身为养殖经营者,这对她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王芳多次到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和西丰梅花鹿养殖基地学习养鹿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钻研,王芳掌握了梅花鹿养殖各个环节的主要技术,当年筹资50多万元,兴建标准鹿舍7个、15亩大型青饲料储藏窖2个,圈养梅花鹿100只。
王芳说,梅花鹿养殖实战性强、学问多,他们边养殖边摸索经验,现在以家庭农场形式运营。养殖最初也存在一些困难,购买梅花鹿食用的饲料成本非常高,清理鹿粪既需人工费又污染环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决定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养的为种的提供肥料,种的优化养的生存环境,综合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底,她和丈夫一起从当地农民手中流转土地102亩,租赁年限为25年,除租金外,期间的粮食补贴归原农户所有。流转土地的一部分种植用于养鹿的青储饲料,一部分种植用于养鹿的粮食作物,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养鹿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鹿粪作为土地种植的肥料,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优化了生态环境,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了增加饲料的养分,同年他们还开设了家庭油坊,年加工大豆5万斤,可生产豆油1万斤,获利润5万元,余下的4万斤豆粕作为养鹿的饲料。自此,凉水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
问及农场现在的生产经营状况时,王芳介绍说,干沟村凉水组远离工业集中区,青山绿水,气候温和,水质良好,是天然的养鹿场。自家生产的农作物又是梅花鹿食用的重要原料,梅花鹿个个健壮,鹿产品质量优,特别受客户青睐,有很好的销售市场。2016年,农场里有生产鹿200头,年生产鹿茸500多斤,新育鹿仔60多只,商品鹿50余只,年纯收入达40万元。王芳指着正在给梅花鹿添加饲料的工人告诉笔者,发展梅花鹿养殖,不但成就了夫妻俩的创业梦,还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养殖基地雇佣长期工2人,到青饲料收割和储藏忙季时,还需要雇佣更多的季节性工人来农场工作,每年雇佣工人这一块支出就达6万元。
当笔者提到梅花鹿的发展前景时,王芳兴奋地说,养鹿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产业项目,鹿身上都是宝,鹿茸是名贵的药材,价格昂贵,公鹿3至12岁是产茸年龄,仅鹿茸一项收入,收益就十分可观;母鹿虽不产茸,但它具有良好的生殖力,满2岁就可以配种,每年都可以生产一只小鹿,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从市场前景来看,目前市场上的鹿产品已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而且鹿产品的价格稳定并逐年上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王芳还告诉笔者,梅花鹿养殖是一个朝阳产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她和丈夫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追加投资130万元,再兴建10个标准鹿舍、5个大型青饲料储藏窖,力争在三年内养殖规模达到500只,年利润达到百万元以上,自己富裕的同时还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