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铁岭县凡河镇高强北村瓜农崔红艳早早地开始了新春的耕耘,她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期待着再一次享受丰收的喜悦。
走进崔红艳的香瓜大棚,她和丈夫何凤俊正在给嫩绿的香瓜苗浇水。放眼望去,满棚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崔红艳和丈夫何凤俊在高强北村种植香瓜将近6年了,是远近闻名的种瓜能手。6年前,一直在老家康熙楼村搞裸地香瓜种植的崔红艳得知高强北村发展大棚产业,就和丈夫来到这里租了20个大棚,开始试种香瓜。虽然有着十多年的裸地香瓜种植经验,但对于大棚种植香瓜,可以说是边种边学,经过夫妻俩的精心管理,当年就种植成功并收入六万多元。
铁岭县凡河镇高强北村瓜农 崔红艳:“种大棚第一年收入挺好的,觉得种大棚比裸地的保险,收入挺客观就坚定我种大棚的决心。”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崔红艳和丈夫将香瓜大棚扩大到37个。每年的收入都能达到十万元以上。但是这六年的大棚种植并不是一帆风顺。
铁岭县凡河镇高强北村瓜农 崔红艳:“有一年风比今年大多了,那瓜的有鸡蛋那么大。一个棚子整个就给刮起来了倒第二个棚子上了。那苗看着老心疼了。”
棚子倒了可以再搭,在村里的帮扶下,新棚子很快就建好了。崔红艳和丈夫更是起早炭黑的忙着把所有的瓜棚都进行了加固。崔红艳告诉记者,加固后,大风是不怕了,但这瓜苗是最怕受冻的,一旦受冻损失更大。
铁岭县凡河镇高强北村瓜农 崔红艳:“2016年4月8日,有一场冻,那苗冻的都不好了,都减产了,后期,今年和去年,我就整成二层拱了,加固的棚子,整的拱就冻不了了。”
崔红艳说,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只要夫妻齐心肯吃苦,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随着近几年铁岭县大棚产业的发展,崔红艳抢抓政策机遇,逐年扩大规模,并注意从品相、口感、营养等方面提高香瓜的品质,产量高了,名气大了,收入也逐年增加。小甜瓜,大产业。敢想敢干的崔红艳还有更大的梦想,她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人发展香瓜产业,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