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跟随脱贫攻坚百村行采访组来到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在该村花卉大棚中记者看到,这里的扶郎花开得正美,绿叶托着一轮轮花盘,花盘或红或黄或粉,十分赏心悦目。这美丽的扶郎花也恰恰开出了产业扶贫新典范,七里河村靠种植扶郎花实现了整村脱贫。 采访当天,记者在一个花卉大棚内看到一名中年妇女忙得满脸是汗,于是对她说:“大姐,您歇会儿吧。”随后,记者和她聊了起来,得知她是本村56岁的村民刘淑芝。“您也年过半百了,每天在棚里干活累吗?”记者问道。“不累,都习惯了。每天能收入50块钱,只要想干,基本上一年都歇不着,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啊,想想就高兴。”刘淑芝笑着说。前些年,刘淑芝家里的几亩地都种玉米,一年下来也出不了多少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现在,家里的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在花卉大棚打工,通过扶贫互助金入股年底得分红,这三项收入加起来年收入四五万块钱,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 七里河村曾是贫困村,有耕地3700亩,清一色种植玉米。“贫困村要脱贫,必须调整种植品种。”村党支部书记说道。2014年初,经市场考察,他发现扶郎花在北方市场供少求多,而且扶郎花作为各种花束必备的辅助花,随着人们生活习俗观念的转变,市场需求量会逐年加大,组织扶郎花专业化生产无疑是最靠实的产业扶贫脱贫高效益项目。 2014年以来,七里河村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合作社经营形式,在村民手中以每年36万元的价格流转了24公顷土地,建成了24栋高效花卉大棚,种植良种扶郎花。如今,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除了扶郎花,这里还种植了龙胆花、多头彩菊等品种,靠着政府支持的扶贫互助金,七里河村的花卉种植合作社将全村148户贫困户吸纳成了股东,靠土地流转费用和股东分红及在在合作社打工,实现了整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