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北票市强化“5+9”措施 为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北票市强化“5+9”措施 为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2018-11-26 来源:北票市新闻宣传中心】

为助力党建统领脱贫攻坚,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北票市制定了《关于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强化“5+9”措施,确保到2018年底13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到2019年底,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到2020年底,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5”,即5种发展模式。一是发展“飞地经济”。依托我市“飞地园区”,全力推进乡、镇、村面向全国、主攻京津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符合园区产业规划、投资规模、发展方向的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集中。二是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充分利用集体所有的房屋、院落、场地、生产设备、农业设施、水利设施等资产,通过自主经营、租赁承包、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以实施农业共营制改革为契机,引导村集体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开发耕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认领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和集体双增收。四是发展“产业带动型”经济。鼓励村集体引进、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电商平台,接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和集体双增收。鼓励开展招商引资,兴办农村加工业,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发展“服务创收型”经济。鼓励村集体创办农业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创办劳务合作社或中介服务公司,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9”,即推动选派干部发展“飞地经济”、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产业扶贫和农业共营制改革、用足用好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建立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对接机制、加大光伏扶贫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扶贫车间”、加强贫困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9项推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