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荣兴民宿:文化浸润下的民俗特色
荣兴民宿:文化浸润下的民俗特色
【2019-02-14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从大年除夕到初六,荣兴民宿家家客满。既有本地居民家庭聚会,也有来自营口、鞍山、沈阳旅行过年的客人。让民宿经营者赚个盆满钵满,个个喜笑颜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盘锦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要求,因地制宜,大洼区荣兴街道结合荣兴的区位优势、农业产业优势、民俗文化优势,确定了建设集旅游度假、休闲农业、民俗特色为一体的荣兴稻作人家民宿项目。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初具规模,已于2018年8月获批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位于盘锦市大洼区荣兴街道,东至向海大道、南至庐山路、西至有水路、北至长白街。项目主要包括特色民宿、美食餐厅、玫瑰园、垂钓园、咖啡厅、儿童游乐场、朝鲜族食品传统制作体验店、博物馆等项目。从试营业至今,民俗村已成功接待游客近300批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吸纳50余人就业,年营业额达300余万元。

整合闲置民房资源,创造新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农房、农地被闲置,民宿作为一种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将成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创新的重要推手,提升乡村的存续价值。荣兴街道采用由政府主导,对域内土地、房屋、资产、人才、文化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加快盘活闲置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共享经济发展平台,激发更大的生机活力。

集中老宅资源,实施民宿群落共享。利用闲置民居由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统一修缮开发、最大限度的修旧如旧、保存原民居特色,由公司统一经营,强化标准化管理。截至目前,修缮开发房屋31间。所有民宿均实现了独立卫生间、24小时供应冷热水、集中供暖,室内空调、网络电视等高标准配备。整个装修设计既有可回味的乡土气息,又不失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打造民宿轻博馆,享受文化与乡愁体验。不断探索创新民宿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民宿轻博物馆。设计本着每一间都是一处轻博馆的出发点,装修中在尽量保持原有房屋格局、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房屋特点完成风格各异、各不相同的装修。在房间布置上,保存了原有房屋主人的信息档案,早年生产、生活的物品,乃至于家庭成员的旧照。把“乡愁”注入民宿发展,在民宿房屋修缮上,原汁原味的保留原房屋面貌,并将具有一定历史特点的老物件、农用机具、照片等作为装饰品融入民宿,利用故 事的形式介绍房屋的来历、结构、老物件的使用说明等,让民宿成为展示家乡历史文化的窗口,让域内外更多人士了解荣兴。

打造博物馆文化,展现荣兴历史文化底蕴

荣兴博物馆,作为助推荣兴文化建设的惠民工程,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从2018年5月开始建设,现在已基本完成。该馆是荣兴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博物馆的建设过程是对荣兴历史文化的一次再梳理,通过实物、图片、沙盘及文件记载等多种形式,使拥有河海文化、稻作文化、农垦文化以及民族与民俗文化的荣兴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今天的荣兴发展一日千里,很多曾经经历过的事情都在消失之中,把历史保留在博物馆里,让后人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当他们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找,所以它就是荣兴人的家庙。

荣兴博物馆设有滩海码头、拓荒垦殖、殖民统治、民族融合、激情岁月、继往开来六个板块,记录着荣兴的发展历程,厚重的文化底蕴。荣兴博物馆是一方土地的记忆,由一代代生息于此的人写就。博物馆力图将其再现,以影响、文字与实物而让每一位参观者更多地了解这方土地的经历与成长。由“民宿”产生出来的荣兴博物馆,将成为引领荣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博物馆”。

发挥文化底蕴,打造民宿文化品牌

民宿满足了当代人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城市病越来越明显,逼迫城市人经常逃出城,回归乡村、回归传统乡土文化,追求慢生活与健康生活,寻找乡貌、乡愁。乡村旅游成为城市病的重要治疗方式,而民宿承载着城市人对乡村文化、乡村生活的众多理想,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人逆城市化的诉求。我们坚持文化引领的原则,通过搭建共享经济平台,让荣兴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大的提升。

整合文娱资源,实施艺术共享。发挥民族优势,展示民族艺术。荣兴域内拥有朝鲜族群众近3000人,受朝族民俗感染,域内群众能歌善舞,文化活动非常丰富。域内拥用多支舞蹈队、秧歌队、文艺队,利用这一优势,传承朝鲜族非物质遗产民族舞蹈,并自编自导贴近百姓生活又能反映现实的文艺节目和篝火晚会等特色民俗活动,将朝鲜族民族特色资源与民宿相结合,定期组织演出。并统一民宿工作人员的穿着和旅游纪念品等以民族特色为主。既宣传了地方文化,打造荣兴文化品牌;又增加了演员业余收入,提升了民宿文化氛围,增加了民宿亮点。

继承传统工艺,发扬传统文化。现代社会城市化氛围不断增加,人们对传统工艺越发怀念。如:绢花制作,窗花剪纸、苇编草编、泥塑等老传统手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草编、苇编产品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这些时尚旅游纪念品广受欢迎。利用这一优势,邀请草编、苇编老师在民宿举办培训班,让更多人学会这门民间手艺,并选定合作人,对民宿供应商品出售,有效的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和积极性。

整合民俗资源,实施文化共享。体验民俗风情,弘扬民族文化。一是做大做强朝鲜族的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等节日,让朝鲜族居民走进民宿过传统节日,邀请其他民族群众和游客参与其中,了解并感受朝鲜族传统文化;二是开展朝鲜族传统服饰拍照服务、体验朝鲜族婚礼、寿宴、运动等活动,将朝鲜族各种民俗延用。

保留民俗风情, 体验特色民居。在民宿房屋的修缮上原汁原味的保留着老宅风格。一是采用“一园留乡史,朝汉共融合”的设计理念。园区整体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改造仍以汉族元素为主,在装修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了房屋及院落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原貌。锈迹可见的压水井,色彩鲜明的水砂石墙壁,枝叶繁茂的老枣树,手工编制的篱笆院,无处不尽显乡村野味。北区房屋装修风格以朝鲜族风情为主。荣兴街道原为荣兴朝鲜族乡,是盘锦市朝鲜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区域,域内朝鲜族文化浓郁。因此,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将北区改造成了朝鲜族风格。红蓝相间的灯式挂幌,旧时朝鲜族守护神“木丞”,高高架起的游戏秋千,象征着天地人合的太极鼓,无不展示着朝鲜民族特色,使得游客一步入园区即能感受浓郁的异族风情,又能回忆起早年的农家味道。

整合饮食文化,实施饮食文化共享。利用现有的果园、菜园的食材及当地朝鲜族特色美食制作工艺,推出民宿特色菜。深入挖掘辽河口农家菜和朝鲜族特色菜的制作能手,组成特色厨师团队,现场为游客制作本地特色美食。针对螃蟹豆腐、朝鲜族打糕、辣白菜制作等参与性强的菜肴,民宿提供制作原材料,邀请游客参与制作,增强体验性,实现饮食文化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