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让市民享受稳稳的幸福(——盘锦市创新网格管理打造城市智慧管理新风貌)
让市民享受稳稳的幸福(——盘锦市创新网格管理打造城市智慧管理新风貌)
【2019-02-21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如何有效提高基层为民办事效率,如何让社会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到位?盘锦市运行了两年之久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成为破题良策,“线上线下”模式打造出了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主动服务、服务有网等焕然一新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实实在在地把稳稳的幸福送到居民家中、手中、心中。

一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

2018年深秋的一个周一,盘山县陈家镇网格管理服务中心,杨英主任正带着工作人员召开周例会,按照惯例,她听取了上个星期的12345热线、民心网、民生热线处理情况,分析梳理网格员上报的信访工作动态,对精准帮扶、河道安全巡查、环境卫生网格化工作进行再部署。她要求大家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原则和“一户一档案”的原则,继续做好贫困人口的信息录入和动态管理,做实包保责任,确保精准帮扶工作网格化、现代化、便民化,让服务更靠前。

杨英是盘锦市56个镇、街道网格管理服务中心的“带头人”之一,与其他的网格管理服务者一样,在自己所管辖的网格区域内,沉下心俯下身做好本网格内的各项事务,不论大事小情,百姓的事永远是第一位。以陈家镇为例,村级网格11个,单元网格39个,配备41名网格员。镇网格管理中心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实现精准帮扶、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和强化队伍建设与监督管理方面,不断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2018年全镇共受理案件24723件,其中自行处理案件24588件,三级联动135件,100%全部办结。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他们还将美丽乡村、创建卫生城市、旅游安全等重点工作与网格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每日信访工作动态、河道安全管理和精准帮扶工作划入网格员巡查内容之中,开展的便民服务保证天天不间断。

能将一个小小区域管理精细化,服务不仅有雪中送炭更有锦上添花,恐怕唯有网格管理才能如此高效。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按照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明确盘锦市基层社会治理要“顺应基层实际、顺应群众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目标原则。2016年盘锦市开始在3个街道、3个社区和4个镇、6个村进行网格化管理试点,由此,这项创新配置体制和协作机制的标志性、引领性改革顺利开展了。在先期试点过程中,盘锦市一直动态跟踪试点进展,在“试”中发现问题,并逐步完善顶层设计。

盘锦市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制定了《中共盘锦市委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出台了《关于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的实施意见》等重点改革领域配套文件,形成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8”政策体系。新政策、新精神、新概念、新引领,带来了基层的大变革。

一种民有求我能助的实干

2018年6月12日,大洼区平安镇曹蔡村网格员魏勋顶着烈日,在网格内细心地巡查,突然一连串求救的声音传到耳中,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急忙跑到苇塘附近。几经搜寻,发现一名老人不慎掉入了苇塘之中。

魏勋没有多想,立刻跳入塘边浅水区域救人,可由于体力有限,他不但没能将老人救起,自己也差点落入深水中。爬上岸后,他马上联系村网格中心,村网格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赶往苇塘营救,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掉入苇塘的老人成功救出。老人获救后告诉大家,他想在端午节来临前到苇塘内采摘粽叶,却不小心跌入了苇塘里。这位大爷感激不尽地说:“多多感谢网格员魏勋和村里的同志们,要不是被及时发现,我就有生命危险了!”事后,他的子女特意送一面锦旗给曹蔡村委会。

“快走啊!去小区墙外听课还发鸡蛋呢!”兴隆台区新工街道热电小区居民边走边说。去年夏季的一天,该社区第一网格员张素芹在巡查时听见居民议论,便紧跟着居民来到小区墙外,发现热电小区和牛官村之间的围墙被砸出了个门,居民从此门到牛官村平房聚众听课。这间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约有50多人在听课,有的还站在门口,非常拥挤,室内既没有安全出口也没有灭火器,如果发生意外,居民想跑都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网格员张素芹为了居民的安全,立即通知街道领导、社区片警、牛官村主任、热电社区主任前来处理此事。经过多方说服教育,组织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解散居民。

无论是平时细致地为村民提供服务,还是机智救人、应急处置,网格员们始终不减热情、用心守护,更成为反馈问题的“眼睛”和执法的“触角”,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促使基层管理服务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问题和协同解决问题,解决了过去“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

“网格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盘锦市在市级、县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分别设置网格管理机构,已建立起社会治理四级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体系,建成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县区网格、56个镇街道网格、516个村社区网格和2880个基础单元网格;每个村、社区都配备数名网格员,他们在网格管理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基本单元网格的工作对象和资源全掌握,坚持走访到家、巡查到户,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积极为民代办服务。目前,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城乡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宗教、旅游、精准帮扶等各种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几乎都能不出网格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办理和解决,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场以民生为导向的创新

2018年初,以兴隆台区为试点,盘锦市推行网格员职业化,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集约高效使用,切实提高专职网格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之后,各县区还分别制定了网格员职业化服务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等系列措施制度,构建了镇街网格中心、村社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信息员四级管理体制,建立了一支支稳定的网格服务队伍。

“街长制”是网格管理制度的延伸。兴隆台区振兴街道率先实行了“街长制”,并结合街道实际,创新出 “网格员+党员街长、商户街长”管理模式,建立了“三色服务队”,推行“三陪同一联合”工作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使社区网格员、党员街长、商户街长、派出所、城管执法大队形成了多层联动,汇聚了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的合力,构建了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网格员+街长,让大街小巷靓起来,让广大居民乐起来”。兴隆台区振兴街道研究院社区的网格员和街长们,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深耕精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网格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全面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例如:下发门前新“三包”以来,街道包片干部、网格长、网格员、街长、执法责任人多次走访下,研究院社区石油大街路段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都能按新“三包”责任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深化巩固创城成果助一份力。去年11月份,第三网格网格员率先组织街长、公益岗人员、社区志愿者修复了破损的公益广告,更换了老旧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提高辖区居民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研究院社区还根据存在的问题,联合综合执法、物业公司,协调市政等相关部门,对破损的路面进行维修,组织街长和公益岗人员对卫生死角进行清扫,通过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做实了文明城市成果深化巩固工作。

结合社区特色科普工作,11月份振兴街道研究院社区在第二网格里,网格员组织开展了涵盖美食制作、食品安全讲座、人民币鉴别、预防电信诈骗等科学普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架起了居民沟通交流的桥梁,真正做到了“党群共建,科普惠民”。现在,为了提高问题处理效率,街道给予社区、村网格员更多自治权,网格员可以向社区申请经费,用于组织网格内的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网格凝聚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一轮迈向智慧建设的更迭

大数据支撑、大系统上线、大网络汇聚……盘锦市网格化管理不仅在服务内容上下狠功夫,更凸显现代信息化手段带来的工作高效提质。从2016年开始“天上有云、地上有格、空中有网”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盘锦市横空出世后,大数据、互联网的“加盟”,令网格管理扁平化、易沟通、迅速快捷,完全不同于以往。全市2340名村、社区网格员是网格内“人、事、地、物、组织”等各类信息全面采集和实时更新第一人,他们手持电子终端在网格内巡查,及时把问题报送至各级网格管理中心,由中心迅速做出反应。目前我市利用 “党建引领、平台支撑、三位一体、开放互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新模式,串起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管理平台与网格员手持的终端,实现信息无缝对接,网格员甚至是百姓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将问题采集上报,通过系统平台流转,信息全程留痕。网格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后,使办事服务延伸至网格内,目前在村一级全程代办事项达到50项,直接审批32项,“让信息多跑腿,居民少跑路”真正在基层落实。

经过近两年多时间的发展,盘锦市创新网格管理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居民满意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感知基层动态,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为民办事效率,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小小网格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效能!下一步,盘锦市将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坚持网格管理系统推进,着力推动各级中心联动、资源共享,逐步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公众参与、四级联动、应急指挥和绩效考核”功效,不断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确保全市党的建设、城乡管理、社会治理和便民服务进一步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全天候、全覆盖;使主动、协同、统筹、敏捷、高效、精准,成为盘锦市网格创新管理的代名词,追求网格服务最高境界,达到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应急全天候,让群众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管理更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