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扶贫助学点燃化隆孩子的梦想——记“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大连理工大学赴青海支教团“碧海雪山”扶贫助学志愿服务项目
扶贫助学点燃化隆孩子的梦想——记“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大连理工大学赴青海支教团“碧海雪山”扶贫助学志愿服务项目
【2019-03-05 来源:大连日报】

青海化隆,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被称为“拉面之乡”,据说每5个化隆人中就有两个是做拉面的。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经济发展缓慢,生活在国家贫困县的孩子们,虽然享受着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带来的福利,但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早当家。

2002年,大连市的大连理工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发起“碧海雪山”扶贫助学项目,至2019年已为化隆一中、化隆二中等中学发放奖学金20余万元。该项目还设立“一对一帮扶”助学金子项目,通过寻找资助人,对化隆县特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资助的方式资助学生生活费、学习用品等。目前已覆盖242名特困生,每学年可发放资助金近8万元。缓解了一部分家庭,尤其是精准扶贫户、低保户的焦虑。

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发起高校之一,参与了首批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20年来共计派出152名志愿者分别奔赴青海省化隆县、新疆自治区哈密市、云南省龙陵县开展支教扶贫工作。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而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桶水,而是点燃一团团火。

2018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赵新伟、周天舒、吴天龙、宋赟祯接过师兄师姐们手中的接力棒来到化隆二中开展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支教团团长赵新伟说,班上有一个叫马小花的孩子,她家里有4个弟弟妹妹,母亲有病在身,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父亲务农。2019年初二的她,作为家里的老大,又要上学,又要分担家务。但是得益于助学金,她家经济状况得到缓和,她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完成自己的学业。还有一个叫马玉龙的学生,他家没有像样的房子,用塑料布、木头等材料临时搭建的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父亲一人打工,母亲有病在家。2018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申请了碧海雪山助学金项目。资助人按月发放的资助金,虽然不能让他家的房子焕然一新,让妈妈身体痊愈,但是,他用资助金给自己买了学习用品,补贴了家用。以上,仅仅是化隆二中贫困生的冰山一角。

“虽然需要帮助的学生远超我们的想象,但是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年如一日,一届一届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积极联系社会的爱心力量,将碧海与雪山相连,圆上学梦,暖化隆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埋下的苔花种子,如今正顽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