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段时间,地里的小米就能上市了,根本不用愁卖。”阜蒙县建设镇三合堂村贫困户闫洪宇笑着对记者说:“不仅村里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购我们贫困户种的米,还有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帮助购买销售,今年肯定是赚钱啦。”
像闫洪宇一样,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签订了帮扶脱贫协议,贫困户种植的蔬菜、农作物等农产品都能“包销”。
2018年春播前,三合堂村贫困户们的近万斤小米苦于市场错位、销售思路失当等因素难以售卖。了解到这一情况,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驻村 “第一书记”郭海明赶紧帮着想点子,帮助村里成立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沟通分行党务工作部向全分行发出倡议,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热烈响应。与此同时,小米通过“公益中行”平台上线,线上线下同步销售。2018年,分行累计帮扶销售小米礼盒9000余盒、散米3000余斤,为合作社创造收入近60万元。
过去,在曹家屯和三合堂村间没有一条像样的村道,每到秋收时运送农产品十分困难。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分行投入12万元,经与阜蒙县交通局等相关部门沟通,1.5公里水泥路面铺设顺利完工,一举改变两村“驿路崎岖泥雪寒”的困境。如今,三合堂村路网基本建成,县级沥青路面直通到村部、幼儿园等重点场所,村屯间实现水泥路和砂石路面全覆盖,极大满足了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今年春节前夕,郭海明到95岁高龄的王贵老人家里探望时,老人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这炕可好烧了,我的‘窑洞’生活将一去不返喽!”原先老人家里是黑黑的水泥台上放着各种盆罐,灶里时不时冒出黑烟,熏得老人脸上、手上漆黑一片。2018年,分行按照前期扶贫计划,持续开展“小食堂”改造工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建标准灶台134个,并配备鼓风设备,有效改变村民厨房劳作的环境。
近年来,建设镇在全镇范围内陆续推进3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在与光伏企业沟通后,辽宁分行投入30万元,三合堂村也后续跟进了45千瓦工程的扩建,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创收的实现。2018年,为三合堂村每户带来105元的收益。
扶贫又扶智,辽宁分行为村内修建了惠民图书室,捐赠了千余本图书,并为文化活动室配置了相应活动器材。还举行了多次共建捐赠活动,捐赠了棉被、办公用品、桌椅柜橱等物资。
“企业扶贫不是养懒汉,关键是调动起贫困户发挥脱贫主体作用,参与产业发展。”郭海明说。他们把贫困村和贫困户“有什么”“缺什么”与帮扶单位“能给什么”充分对接,让贫困户参与进来,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脱贫。
自2016年开始帮扶三合堂村以来,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为村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仅直接扶贫款就达50万元,使三合堂村于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现在,三合堂村悄然变化着,基础设施好了,农民笑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