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太和区以建设美丽村庄为导向,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核心,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整治,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85%行政村,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加快整治进度。排查农村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堆存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农村固体废物减量,加快解决农村非法倾倒废物污染环境问题。推广“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体系。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适当付费制度,通过岗位补助等方式设立村庄保洁员。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合理配置垃圾收集点、建筑垃圾堆放点、垃圾箱、垃圾清运工具等,垃圾收集容器保持干净整洁、不破损。
立足自身实际,整合各部门资金,合理确定改厕目标,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改厕方式,避免一刀切,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农村改厕原则上做到“无味、无害、无渗漏、无外溢、进宅院”。推广适应地区气候条件、技术模式成熟、农民群众认可的技术和产品。加强后续使用维护服务和厕所粪便处理,引导农民参与厕所管护。推动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加强配套维修,建立清理队伍,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按照城乡统筹处理、街村集中处理、农户分散处理等污水处理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实现收集处理。实施管网延伸,条件允许的村庄,通过优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陆续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支持具备条件的街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将有治理保护任务的河沟和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下微小湖塘纳入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严格村庄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理,实现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共赢,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共建。
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重点治理“八乱”,即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乱排等。加强行政村、自然屯道路建设,村庄主干道进出畅通,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村庄美化绿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栽种花草,建设绿色家园,鼓励农民群众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村庄周围、河塘沿岸、田头地埂等开展植树绿化。
推进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鼓励建立种养业废弃物回收激励机制,以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力推动清洁养殖,引导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高精准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和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加快标准地膜推广应用,加大棚膜回收利用力度,防止农膜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管控和“五化”即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集成推广一批秸秆收、储、运、用的典型模式,建立秸秆利用长效机制。推广使用沼气和生物天然气,提高农村清洁用能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