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盘锦新兴镇“实践所站”:打造文化惠民新阵地
盘锦新兴镇“实践所站”:打造文化惠民新阵地
【2019-08-16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2019年新春伊始,大洼区新兴镇在实施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中,把实践所站作为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抓手,确保“建得起、管得好、用得活、见实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成了丰富群众文化、倡导村风文明、传播方针政策的宣传窗口与阵地,推动了农民自我教育、自我转化、自我提升,促进了社会和谐、邻里和睦,实现了文化惠民,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成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阵地。

      破解建管难题 让实践所站“建得起”

      一是科学设计,整合“细化标准”。采取“抓小放大”举措,管小不管大,即由村级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划、自行建设、自行监管,镇党委宣传部门则收集各方意见,整合成为5项“细节标准”,主抓细节规范不松手,一举破解了建设标准难题。二是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在确保符合统一建设标准的前提下,明确建设村可以通过整合、共享、改建等形式盘活现有资源。突出实用原则,利用农村现有的村部、 广场、幸福互助院等场所进行改造,切实解决了场地问题。形成了室内室外全天候式的“双舞台”格局,既解决了文化活动室的场地问题,又盘活翻新了广场公园,实现了双赢。三是统筹项目,整合多方资金。面对建设资金不足这一普遍难题,新兴镇把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层党建工程等常态化建设项目整合起来、捆绑推进,从而形成了“项目合力”,保证了实践所站可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围绕活动主体 让实践所站“管得好”

      一是建章立制,解决“怎么管”。镇党委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文化宣传栏、文化活动室、农村广播室管理制度与办法,实行“公约进栏、制度上墙”,引导村民自觉爱护和维护思想文化活动阵地,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规矩进行规范,实现了百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二是招纳乡贤,解决“谁来管”。配备“专职管理员”,即由所在村主导,明确从村干部中产生的管理员,做好日常管理与维护。招纳“兼职管理员”,由所在村主导,挑选和聘请威望高、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离退休老干部、乡村教师、道德模范、农村文艺爱好者、致富能人等“乡贤”实践站所的管理员,进行日常教育和引导。三是角色定制,解决“管什么”。新兴镇主动为管理人员进行“角色定制”,围绕实践所站的活动策划、志愿活动的开展、文体健身场所的文明使用等内容,明确由管理人员担任起“活动发起人”“政策讲解人”“矛盾调解人”“文明监督人”等角色,明确每个角色的具体职责、具体任务、具体目标。

      强化机制引导 让实践所站“用得活”

      一是党政部门“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管理与使用,纳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绩效考核,确保月月有文化演出和志愿活动开展。通过党政部门牵头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志愿活动,有效提高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使用率,截至本年中期,已举办各类文化和志愿活动16次。二是文化服务“引”。通过由镇文化站创建了一支由文化人才、文艺爱好者、热心教师、文化志愿者等镇内“文化名人”组成的联动队伍,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有效引导和激发出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三是民间团体“育”。随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不断夯实,农村的优秀文化人才和民间团体有了生长的土壤,近年来,新兴镇培育各类群众文化队伍9支,他们扎根基层、贴近生活,把文化“种”在了农村,将“送文化下乡”变成了“培育文化”。

      实现民风转变 让实践所站“见实效”

      一是精神追求更健康。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统筹推进各类文化和志愿活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以推广学习强国APP为抓手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有效将原来不善于交际、不关心时事的农村群众也都加入到了比、学、赶、超的队伍中,“读原著、看新闻、学新知”已成为了新时尚,整个新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政策传播更便捷。镇党委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基础宣传思想阵地的日常开展,将各村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场地、文化活动室打造成为“村民聚集地”,形成了多个兴趣讨论组,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则适时介入,通过拉家常、侃大山的形式主动参与村民的讨论,有意识地引导话题、宣扬美德、传播政策,引导村民正确参与时事讨论、弘扬优良品质,把全镇各个基础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变成了一个个“信息集散地”,实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三是民风文明更和谐。镇党委明确专项经费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统筹下的各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有力吸引了群众聚集并促进了群众的行为习惯发生改变,各村经常不约而同地到农家书屋看书、到文化广场跳舞、到健身场地锻炼、到宣传栏前读报、使用学习强国APP自学、到文化活动室里吹拉弹唱和开展体育活动。群众间的接触、走动变得频繁,邻里间的交流、了解变得透彻,过往日积月累的矛盾在频繁的接触中开始化解、互不相让的心结在交流中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