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镇持续加大惠农服务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水利基础建设标准,鼓励和扶持河蟹养蟹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多年来,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新兴镇河蟹养殖面积达到5.6万亩,总产量1676吨,产值近亿元。
优服务,全力护航养殖产业稳步提升
自2000年在全市试点开展稻田养蟹以来,新兴镇始终将其作为富民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在稻田里发展河蟹养殖,免费提供从养殖到销售的“一站式”服务,及时解决养蟹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激发农民养蟹积极性,为蟹农打造良好的养殖产业发展软环境。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技术专家和养蟹大户现场讲课、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养蟹知识技能培训,蟹农的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镇政府广开门路,扩大销售途径,依托养蟹协会、泽惠农村合作社在天津、沈阳、哈尔滨、内蒙古、上海等20个大城市设立若干个销售点,统一包装销售,注重河蟹质量,在彻底解决销售难题的同时,提升了“新兴河蟹”的域外知名度。
强基础,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为群众发展稻田养蟹创造良好条件。去年秋季至今年春季,结合低产田改造和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共投资1000余万元,组织人力和机车为蟹农完善环沟、埝坝等蟹田高标准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桥涵配套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增建桥7座、涵15座、闸3座,整修道路20公里,动用土方90万立方米,为实现“养大蟹”到“大养蟹”的转变提供了根本保障。在镇委镇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广大群众的养蟹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稻田河蟹养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也给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腰岗子村稻田养蟹面积实现了100%,育新村、红草沟村等村屯养蟹面积达到了90%以上,其余各村也均达到60%以上。一部分群众还将闲置的坑塘、苇塘充分利用起来,发展河蟹养殖产业,养蟹致富已成为新兴镇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
抓生态,实现生态养殖全链条发展
稻田养蟹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生态效益。在新兴镇,稻田养蟹早已实现了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运输、加工等相关产业也实现了同步发展,带动全镇就业人员400余人;另一方面,随着镇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也拉动了全镇民宿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在省农委、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畜牧兽医局联合组织开展的“辽宁特产之乡”评选认定活动中,新兴镇获得“辽宁特产河蟹之乡”荣誉称号。特别是国家农业部授予的“中国河蟹之乡”称号,极大地提高了新兴镇河蟹养殖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2016年,新兴镇腰岗子村被国家农业部评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