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创业轨迹一直与“羊”有关。从走街串巷收羊、卖羊到肉羊屠宰再到成立企业,李贺用奋斗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又成为乡亲们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来到阜蒙县招束沟镇上招束沟村,一家大型肉业公司引人注目。走进公司的肉羊屠宰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在流水线上宰杀、分割作业……每天,会有300多只阜新地产羊在这里屠宰加工后发往武汉、上海、呼和浩特等城市。李贺,便是这家远近闻名的羊肉屠宰企业的创办者。从自主创业,再到致富领路人,李贺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身处何方,只要勤奋、实干,迟早会闯出一番天地。
李贺是一名“70后”。今年43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招束沟镇上招束沟村是他打小生活的老家。李贺说,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地少,家中穷困。为了养活一家人,父亲每天不辞辛劳地在田间耕种,闲暇时出去打零工,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大的传给小的穿。李贺说,小时候母亲深夜里为他们兄弟姐妹缝制衣物的场景很多年后依然在他眼前闪现。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努力打拼,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李贺读到初中就辍学了。那时的他也没什么技能,就想着做点小买卖。他从“小打小闹”开始,起初卖过西瓜,贩过花生,但都因为经验不足,亏本了。不过,李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觉得只要自己踏实肯干,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贺接触到贩卖活羊的生意。他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在这个行业里干出点名堂。
在做了两年贩卖活羊的生意后,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头脑灵活的李贺发觉,屠宰销售活羊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于是他当机立断。通过多年贩卖活羊积累的经验,2011年,他开始着手准备建立屠宰厂。万事开头难,对刚开始创业的李贺来讲,资金是最难过的一关。他与妻子两人东挪西借,终于凑到10多万元,一个小型屠宰厂开业了。不过,由于规模小,经费少,雇不起人,从收购、屠宰、加工到装货、销售,都是他们夫妻两人忙活,两口子每天不分昼夜地干,一直忙到凌晨四、五点钟是常事。
有付出就有回报。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业务量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羊屠宰量的不断增长,2015年3月,李贺开始筹建新厂。厂区占地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注册资金1200万元,建成后引进了先进的屠宰设施,又建立了速冻库、排酸库,设置了专业运输车辆。屠宰厂安排乡亲们就业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职工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屠宰厂的建成又带动了本地村民养羊的热情。肉羊养殖户达到了105户,年出栏5万只,每户每年收入10万元左右,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而李贺的屠宰企业也成功打开了上海、武汉、呼和浩特等城市市场,每天的销售量达到了300多只,节假日能达到600多只。
李贺说,自己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通过努力打拼创业,提高了自己家庭和乡里乡亲的生活水平,这也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
面向未来,李贺还有很多想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他最想实现的目标。他说,下一步,他要把厂子进一步做大做强,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在家乡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