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平安镇“五个常态化”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平安镇“五个常态化”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9-09-25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近年来,平安镇党委、政府靠前指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明创建、机制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领导重视“常态化”。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不定期深入村屯整治现场检查指导,调研工作进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落地落实。同时,明确村两委人员工作职责,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网络。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各村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文明创建“常态化”。注重提高群众思想认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等,号召群众自觉做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的模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各村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巾帼学堂等阵地,组织广大村民开展“新时代,好家风”讲座、“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做到学有榜样,干有动力。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28次,评选出“最美家庭”34户,“美丽庭院”45户,星级文明户22户。丰富志愿服务载体形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契机,整合镇党员“安心”志愿者服务队伍力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相继开展了环境整治、义务植树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0余次,村风民风日益改善。


      机制建设“常态化”。加强保洁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并出台《平安镇保洁员管理办法》《平安镇垃圾分类考核制度》等各项制度,对全镇57名保洁员分别划分卫生保洁责任区,强化督导检查,实行考核奖惩制度。同时,定期对保洁员开展垃圾分类常识及处理方法等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2期、500人次,提高了保洁员职业水平。健全完善了美丽乡村建设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机制。针对域内栅栏、路灯、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制定相应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管理,损坏报告,定期整改,实现了责任落实层级化。


      产业发展“常态化”。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先后开展了统筹农业综合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工作,力求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突出民族风情旅游和特色休闲农业旅游,把美丽资源变成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盘锦科顺旅游公司和盘锦金昱元食品有限公司,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2万余人,销售特色酱菜20余吨,实现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依托建设村金穗农垦绿色基地,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发展反哺“常态化”。按照“两带六区”的建设发展思路,平安镇将“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有机融合,形成了“环境促进发展、发展反哺环境”的良性循环。随着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不断完善,经济产业的支撑力越来越强, 产业发展“反哺”美丽乡村的成效逐步凸显。年初以来,完成路肩硬化300平方米,边沟治理540延长米,维修道路230米,维修新建围墙、木栅栏150米,栽种乔木灌木2.3万余株、花草9万余株,清理河道“四乱”60处,清除卫生死角11处,镇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真正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人人参与,美丽乡村成果人人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