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阜蒙县富荣镇富荣村。阳光下,目光所及皆是一片翠绿,青山衔接着蔚蓝色的天空,树木葱郁、鸟唱鸡鸣,隐约可见几十个村民正在葱茏的林地间埋下身子,采摘红亮亮的红干椒。
村民浦晓辉正在红干椒种植基地里指挥乡亲把摘下的红干椒放进袋子,随后扎好口,准备装车起运。
今年对浦晓辉来说是一个丰收年,600多亩红干椒销售一空,收入可达50余万元。问老浦经营秘诀,他说:“我自己懂点技术,村‘两委’又经常请农技专家来传授技术。红干椒长得又大又好,当然卖得到钱!”
走进阜新新成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西兰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阜新新成农产品有限公司已经投产的项目一期工程,可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并提供了近100个就业岗位。
村民梁爱英家有10亩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阜新新成农产品有限公司,她和村里几位妇女一起,每天就在基地打工,日工资70元。对于这份工作,梁爱英和同伴们都很满意。她说,以前自己种地,买种子、买肥料、除草、打药都很麻烦,现在什么心都不用操,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而且收入比以前多还比以前稳定。
富荣镇不是一个富裕乡镇,传统的种植养殖生产模式延续至今,村民收入仍处于全市中下水平。全镇有965户贫困户、2146人,目前667户1460人脱贫后,现在仍有204户、456人在冲刺脱贫。
近年来,富荣镇党委、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工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宝德手工加工制作基地、昌达牧业肉牛养殖基地、倍乐现代生态家庭农场、高效农作物产业基地”4大扶贫产业为支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举措,以“绣花”的功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共享发展,取得了党建和脱贫攻坚两加强、两促进的良好局面。
富荣镇十分重视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党政同抓,镇村两级书记、主任同抓,落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五个一遍”,即:“第一书记”对所在村贫困户走访一遍;村“两委”成员对所在村贫困户入户走访一遍;所有帮扶干部对帮扶的贫困户入户走访一遍;包片领导对所包联村的贫困户入户走访一遍;设立“红色传承文化室”,组织党员干部每月在文化室至少读书学习一次,激发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初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广泛的调研走访,鼓励大家研判发展实际,多方联系、协调、解决发展难题,把党员干部推动扶贫攻坚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基层党组织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模式已在全镇实现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
与此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加强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联系,通过搭建各类载体平台,组织10多家企业投身脱贫攻坚战,为群众致富不断注入新动力。将扶贫、扶智、扶志融会贯通,与群众谈心交心,在贫困户中持续开展宣讲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党建“沉”下去,产业“顶”起来。如今的富荣镇,产业铺就致富大道,遍地盛开希望之花。该镇党委书记李立臣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地把工作重心用在贯彻落实、精准落地上,将持续地抓党建、抓产业、抓就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