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贫困村建大棚贫困户尝甜头
贫困村建大棚贫困户尝甜头
【2019-10-15 来源:阜新市传媒中心】

      10月12日,看着一排排钢架结构的温室大棚在秋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站在刚建成的高标准温室大棚里的阜蒙县于寺镇八里卜村村民赵志军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他长期以来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在新建的高标准温室大棚的前面,是他“老爷式”的旧棚,已经十多年,又短又矮,后墙体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只要下大雨,棚里就下小雨,棚体仍是竹竿结构,年久已多处断裂,棚内到处用杆子撑着,用塑料挡着。大棚陈旧,不保温,冬天棚内温度低,棚内的油桃总比别人产量低且成熟晚,每年没少忙乎,但收入和别人的大棚差很多。他一直核计着,啥时能有一座钢架大棚。建一座高标准的钢架大棚需要费用至少4万元,对于他来说出不起。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八里卜村的“第一书记”麻小军曾想了不少办法。麻小军介绍,当地土壤、十年九旱的干旱气候以及留守村民当前的年龄结构,很适合发展设施农业,既可以克服当地干旱靠天吃饭的自然因素,又可以避免60岁左右的村民外出务工不合适的年龄因素,还调整了种植结构,可以提高村民收入。像赵志军这样的棚户,老棚已年久失修,新棚又建不起来,只能维持着旧棚。村里今年在阜蒙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万元,建起了5座高标准百米温室大棚。每座大棚年纯收入在2.6万元以上,总收入至少13万元。同时村上采用租赁的方式,以每年5000元的租金租给村民,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既解决了村民自建大棚缺乏资金的问题,同时也结束了村集体零收入的历史。 

      像这样支持民族乡村发展,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项目,阜蒙县民宗局今年有38项,涉及资金1200万余元。县民宗局结合各民族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各民族村发展的项目,既有农村道路等基础建设,又有脱贫攻坚的养殖业和种植业项目,极大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