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盘锦市进一步做活做宽做好民营经济综述之三
盘锦市进一步做活做宽做好民营经济综述之三
【2019-12-16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在进一步做活做宽做好民营经济的施策过程中,盘锦市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新动能,发动了新一轮发展引擎。

      行政审批做“减法”

      “在减与并的方面,梳理了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的46项审批事项清单,逐条整理了法律依据、前置条件及审批时限。共取消前置条件77项,其中办理施工许可证前置要件由15项精减至5项”,盘锦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精简行政审批,这是“放权”关键环节。

      在今年重点推进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市住建局会同市营商局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共下发了《盘锦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15个指导性文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在减与并的基础上“放”,先后四批次累计向县区、经济区下放行政职权事项59项,其中审批类权限49项,其他管理、处罚权限10项;市县同权改革赋权事项27项。住建系统各项权限已基本下放到位。为确保各项权限放得下、接的住,管得好,他们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不同类型、全方位、全覆盖专业性培训。

      在“放”的同时“转”,全面实施电子化招标,不再要求办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备案,而由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通过信息平台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备案,并通过信息平台推送至盘锦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招投标审批、监管的全过程电子化。

      由于盘锦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启动较早并且进展顺利,省营商局将我市列为住建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协同试点备选城市,在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调研中,我市相关工作成果得到了调研组长战忠波总经济师的高度肯定。

      加强监管做“加法”

      放权同时,还要加强监管。有放有管,一张一弛,市场主体迸发现空前活力。

      截至今年9月,盘锦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了110843户,其中民营经济数量106866户,其中,企业21429户,个体工商户8373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01户。今年新增民营市场主体18781户,其中企业3841户,个体工商户1484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5户。民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他们与市工商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商会加强对企业年报的督促指导,与金社裕农集团清算组联合共同为500余家企业提供特殊年报服务指导工作。

      同时,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依托省政府统一的监管平台,实现各部门监管信息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双随机、一公开”即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的“双随机、一公开”新型执法模式,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实现双随机抽查覆盖企业比例达5%。2020年底前在市场监管领域实现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此外,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建立联合惩戒、终身禁入等惩戒机制。“互联网+监管”成员单位32家,检查事项清单909项已全部认领对外公示。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随机抽查清单。

      聚焦问题,加强监管。盘锦市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打通“中梗阻”,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在原有88名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的基础上,面向盘锦市公开招聘增补了25名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积极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增量,提高政府公信力。同时,推进8890综合服务平台顺利整合。截至目前,平台受理各类投诉咨询6.7万件次,群众满意率95.27%。通过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窗口服务质量不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到位、企业办事难、营商环境投诉办结率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深化服务做“乘法”

      “三天时间就签约,一个月设备就落地了,这个服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优化的盘锦营商环境服务。”2019年春节前夕,辽宁格瑞帕洛孚新能源有限公司提出加速项目落地请求后,工作人员不仅亲身感受到了项目落地的加速度,并为盘锦营商环境点赞。

      辽宁格瑞帕洛孚新能源有限公司只是盘锦市项目管家服务对象之一。在项目管家服务方面,盘锦市相关部门通过采取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现场办公、联席会议等方式,持续开展对企业、项目的服务工作,并制定了《盘锦市项目管家服务工作手册》,有效地推进项目管家制度工作规范化管理,为全市714家企业(项目)配备了项目管家,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为企业提供服务1400余次,解决问题40个,正积极推进解决的问题56个。

      在优化服务方面的举措,不胜枚举。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以“一网、一门、一次”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改革落实落地,积极推动市、县区两级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以“一网、一门、一次”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改革落实落地,积极推动市、县区两级政务大厅设置民生、社会、商事登记、工程建设、跨域受理和统一出件等六类“综合窗口”,“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服务新模式进入试运行,市本级审批窗口由原来的52个缩减至32个。制定了市本级、县区(经济区)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和30个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清单,大大减少了企业办事在多个窗口来回跑动的次数。我市公积金、社保、税务、公安、电力等“两微一端”建设比较完备,部分高频“最多跑一次”事项已经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同时已按照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要求,组织盘锦市公积金与“辽事通”便民服务平台APP对接,提升了在线服务和管理水平。

      办事就近“不求人”。盘锦市以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实现“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为依托,积极推进在市域范围内打破层级、地域限制,改变政务服务按照属地管辖权进行申请受理的传统模式,变“一家办理”为多网点“集群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公布就近通办事项240项,其中跨层级就近通办170项,企业可在县区、镇街两级就近选择大厅无差别办理。盘锦市跨区域就近通办事项70项,涉税服务、电力高低压报装业务、社保缴纳、交管出入境等方面较之以往更加便利。

      审批程序越来越简,监管能力越来越强,服务水平越来越优。做宽做活民营经济,我市“放管服”改革红利仍在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