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深入贫困一线 精准施策帮扶
深入贫困一线 精准施策帮扶
【2020-01-22 来源:阜新市传媒中心】

     “以前每天挣不到十几块钱,自从开始养羊后,收入比以前高了,生活也改善了。”日前,阜蒙县平安地镇莫古土村村民孟宪江说起这两年家里生活的变化时,平时严肃的脸上也扬起了笑容:“因为家里就剩我们老两口,我就没有外出打工,村里没事可做自然没有收入,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大家养起了羊,这日子是越过越好。” 

        孟宪江是平安地镇莫古土村的贫困户,他口中的“扶贫工作队”是一支由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3名专家组成的扶贫“尖刀队”。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产业薄弱是多年来制约莫古土村发展的问题。如何引导村民利用本地资源,尽早脱贫致富呢?2014年,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积极帮助当地发展养殖业,引导贫困户脱贫。 

        为了扩大养殖技术辐射面,扶贫工作队帮助部分养殖户成立了阜蒙县发源养羊专业合作社。随后,扶贫工作队从合作社入手,将杂交改良、高效繁殖及快速育肥、生态种养结合等技术传授给社员,再由社员带动其他养殖户。 

        孟宪江是2014年加入合作社的,他还领到了扶贫工作队发放的优质种公羊。同时,运用新学会的技术进行科学养殖,他家的养殖规模从最开始的30只发展到150余只基础母羊,300多只育肥羊,年出栏400余只羔羊。孟宪江说:“原来我养的是小尾寒羊,根本不会养,下羔少不说,出栏期还长。养上了新品种、用上了新技术后,饲养的羔羊增重快、出栏期短、抗病性好,所以我的羊产业是越做越大。” 

       孟宪江家对面就是扶贫工作队2015年打造的平安地镇肉羊改良培训基地。据统计,在该改良培训基地的技术支持下,运用道赛特和萨福克优质种公羊杂交改良技术和肉羊发情调控技术,可实现育肥羊集中上市,因出栏的羊均匀度好,所以售价较高,有效提升了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全村的基础母羊品种改良率超47%,羔羊日增重提高约10%,发病率下降约5%。2019年发源养羊专业合作社的9名社员通过养殖增收150万元,户均增收16.67万元。2014年,莫古土村养羊户不到20户,饲养量不足2000只,而2019年村内有83户养羊户,饲养量达1.26万只,人均增收入约1200元。 

       翻开扶贫工作队队长王海新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载了很多内容,很多地方还作了标注:“莫古土村2019年省沙地所投入资金24.7万元,加强肉羊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示范引领作用。”“2015年已脱贫47户113人,2017年因危房改造返贫4户4人,2018年脱贫4户4人,2019年脱贫2户2人,目前还有13户23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海新说,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她与其他队员先后走访村组干部73人次,走访贫困户346人次,走访群众48人次。15户贫困户,每一家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等都将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开展扶贫工作的一手材料。 

    “扶贫工作队将持续深化扶贫工作,确保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断档,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充分发挥优势,科学制定‘多规合一’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和产业形态,助力莫古土村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王海新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