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的车比预期中多,但不如往日拥堵,地铁公交照常运营,却有更多人选择了步行和骑行,大家带着口罩,行色匆匆。在这个清晨你可以感觉到这座城市正努力调整着呼吸。春节期间这家酒店没有停业,始终为一家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提供服务,今天是行政人员第一天上班。容纳30多人的办公室只坐了不到一半人,公司的大小会议全部取消,员工的排班和用餐也做了相应调整。
公司规定,食堂禁止员工进入,专门有人把午餐分装,再送到办公室,防疫期间的特殊安排,大家都会理解配合。这一点,在城市的每个小区门口也清晰可见。体温监测点、安全提示、防疫横幅、每天3次的消毒措施、还有口罩回收箱,构建起了小区健康的防护网。甚至小区门口的快递员、外卖员身上,也多了这样一个体温正常认证。
这家不足500平米的小店一直在营业,大家买菜时很少聊天,屋内环境比春节前安静了许多,老板说,赚钱不是第一位的,进菜的价格稳定,他心里才踏实,做好消毒防护,居民们才踏实。大超市里,各类货品供应充足,只是消毒杀菌类商品显得有些抢手。复工第一天,一些单位列了清单,为员工挑选实用的消毒液、洗衣液。口罩,是超市里员工和顾客的标配,但也有一些人主动选择了更严格的防护。
陪伴学龄前的孩子们度过这段日子并不容易,浑南区的这家幼儿园,今天只来了一个老师。通过网络,孩子们终于和小朋友们见面了,老师精心准备了舞蹈课、音乐课,也更想让这些不到五岁的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和爸爸妈妈待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