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情防控下生机勃勃的大棚
情防控下生机勃勃的大棚
【2020-04-15 来源:阜新市传媒中心】

        阜蒙县福兴地镇设施农业有2000余栋大棚,这里没有因疫情防控而停滞生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主动做好防护,有困难及时解决,呈现出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忙生产的生动画面。 

        出门前,老赵熟练地戴上口罩,这已经成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习惯性动作。“一会儿市里有收购商来收蔬菜,我得先去大棚里摘菜、打包。” 

        老赵全名赵国军,曾经是福兴地镇十家子村的贫困户,近年来依靠设施农业和勤劳肯干脱了贫。走进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茄子长势正旺。谈起当下疫情,老赵显得很从容,“我们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这次也一定能打赢防疫仗。只要把该做的防护都做好了就不用怕,相信党、相信国家,今年我们还要一起奔小康呢。” 

 摘完了蔬菜,老赵又钻进另外一个大棚,给刚刚育完的豆角秧苗浇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防疫和农业生产两件大事哪个都不能耽搁,都得做好。特殊时期,我们种植户之间也不相互走动了,有事儿都通过微信联系,有商户来收购蔬菜我们都戴着口罩,也不耽误卖菜。”老赵说,家里4栋大棚的冬茬小菜快卖完了,下一茬种2棚香瓜、2棚豆角,预计5月中旬就能上市。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然而,面对疫情,贫困群众展现出强大的信心和底气。 

        距离赵国军的大棚不远处,是种植大户白景华的大棚。原来是政府花钱帮助建棚,在得到实惠之后,2014年,他自筹资金新建了2栋大棚,现在已有6栋大棚,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勤劳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大棚里忙活,“过年都没歇着,哪想到疫情来了,没人来买菜,眼瞅着菜都要烂在地里,幸好政府帮我们联系了销路,没几天就把1棚西红柿、1棚黄瓜都卖出去啦。”一说起这事儿,白景华仍然很激动。 

       是啥办法让群众的菜顺利卖出去的呢?原来,为解决销售问题,福兴地镇协调县、市相关部门,对接市内商超,采取农户采摘、乡镇组织货源、部门对接超市、超市采购的模式,同时引导贫困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下单、结算,减少人员接触,有效防范疫情风险。 

       近年来,福兴地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结合本镇农业发展实际,在“农”字当头的土地上制定了发展规划及相关扶持政策,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农民成立蔬菜合作社,助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福兴地镇10个村中已有9个村开展设施农业生产,全镇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7万亩,生产面积为5500亩、2000余栋大棚,年产量达7.6万余吨,总产值4.1亿余元,棚菜户年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 

     “为了保障种植户收入稳定,我们全力做好外来人员排查、重点人员隔离监控、人员防护等基础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福兴地镇负责人介绍说。